據日本電視臺報道, 7月3日上午日本氣象廳緊急發布消息,鹿兒島縣 吐噶喇列島近海連日地震頻發,呼吁民眾持續提高警惕,做好隨時發生地震的準備。
據日本氣象廳發布的消息稱,從上個月21號到本月3日上午不到2周的的時間里,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海發生1級以上地震的次數已超過1000次。
昨天一天內共發生兩次5級以下地震,截至3日下午3點30分,已發生4次最大強度4級的地震。
從地震的震感來看,目前已觀測到震度5弱的地震有3次、震度4的有20次、震度3的有66次、震度2的有238次、震度1的更是多達673次。
日本氣象廳在7月2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無法判斷地震何時結束、或何時會減少。
同時也呼吁人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該地區過去曾觀測到最大震度為5強的地震,因此也要預想可能會再次發生類似強度的地震。”
此外,氣象廳還提醒稱,在地震活動平息之前,要特別注意因地震或降雨引發的落石及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
由于日本漫畫家たつき諒的日本7月大地震語言,這不免讓人猜想,鹿兒島一帶地震多發是否和南海海槽地地震有什么關聯呢?
對此,鹿兒島大學的地震專家井村隆介副教授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正在發生地震的トカラ列島(吐噶喇列島)區域,并不是一個特別罕見的區域,過去這里就多次發生過群發地震。這些地震并非發生在板塊交界處,而是發生在大陸一側的板塊內部。
這種類型的地震,與熊本地震或阪神淡路大地震一樣,屬于那種可能發生在城市正下方的直下型地震,需要格外警惕。”
另外,他還強調:“這一區域發生地震和南海海槽地震幾乎沒有任何關聯。過去也曾在吐噶喇列島發生較大的地震,比如2021年,但這并未引發南海海槽的大地震。
雖然現在的地震發生在南海海槽周邊,因此有人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安”或“令人不舒服”,但當前發生的這些地震不會對未來的南海海槽大地震造成影響,公眾不需要對此過度擔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