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個熱門話題:與熟人相處,感覺不舒服怎么辦?
一個高贊回答:
熟人相處最重要的是交心,若遇到一味索取而不付出的人,及時止損才是明智之舉。
人這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圈子,而這些圈子的本質,其實是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水平。
說白了,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就是攜手前進,相互成就。
但是,如果不懂得遠離低層次的圈子,那么就意味著自己只能在低級的圈子里,埋沒了這一生。
劉墉曾說:“人這一生,限制你發展的,往往不是智商和學歷,而是你所處的生活圈?!?/p>
所以,真正聰明的人,一定會讓自己及時告別那些低層次的圈子,讓自己真正擁有向上社交的能量和力量。
如此,積攢更多的資源,走進更高的圈層,看見更大的世界,收獲更好的未來。
小心熟人圈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最經常走進去的圈子,就是所謂的熟人圈。
可以說,能夠快速讓一個人得到成長和進步的,往往是熟人圈,但是同樣的道理,能讓一個人快速跌落人生低谷,甚至一輩子被毀了的,也是所謂的熟人圈。
只要你身邊有一些喜歡耍心眼,愛算計的熟人,他們害人的爪子早晚也會向你伸手。
說白了,這些人骨子里從來就沒安好心,對于他們來說,越是熟悉的,就越容易下手,就越輕松得逞。
古語云:“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p>
任何時候,不管對于自己來說多么親近、多么重要的人,我們都要警惕,小心。
畢竟,人性是反復的,是不可預測的,甚至是無法改變的。
就像作家賈平凹,曾經也有一個熟人圈子,大家經常一起聊天,聚餐。
但是,當賈平凹成為作家,有了一定名氣之后,那些所謂的熟人,竟然趁機制作一些盜版書,拿賈平凹的名聲來謀取利益。
甚至有的熟人還刻意利用賈平凹的名氣,為自己拉攏一些關系,而且更讓人寒心的是,當這些所謂的熟人得知賈平凹得了肝炎,要么選擇疏遠他,要么就再也不搭理他。
看穿了這群人的真面目之后,賈平凹再也沒有跟他有任何的聯系。
聽過一句話:“膚淺的奉承只是一張債券,而真誠的交情才是一份禮品。”
人性就是這樣,當有的時候,熟人們都可能搶著奉承你,追隨你,希望也能在你身上榨取一些利益。
但是當你沒有的時候,樹倒猢猻散,這些人就會陰陽怪氣,變得冷淡無情,因為從你身上撈不到任何好處,所以及時遠離你。
所以,一定要小心你的所謂的熟人,因為那些經常傷害你、拖你下水的,往往就是你的熟人圈。
警惕朋友圈
跟朋友打交道,雖然說我們要做到足夠的真誠,真實,但前提我們要明白了一個現實就是,對方是否值得自己真誠、真實去對待?
畢竟,人性總是善于偽裝,也愛算計,甚至更喜歡糾纏,在暗地里計較。
對于所謂的朋友,如果我們看穿了,他們只是在表面上表現得很親和,很謙卑,甚至很有涵養,但是在背地里卻唯利是圖,斤斤計較的話。
那么,自己一定要及時遠離,好好看清他們。
其實,我們要活得現實一點就是,所謂的朋友,本質上就是大家在一起交換價值,就是相互取暖。
倘若自己只是在一味單方面地付出,甚至無論自己付出多少,對方都沒有看在眼里,還要嫌棄你,忽略你的時候。
那么對于這種你眼中所謂的朋友,豈能值得去交往?
相互交往的前提,是彼此能夠深入交心,是能夠對彼此的感情真誠、用心、負責。
一段良好的朋友關系,一定是相互尊重,同時也是互惠互利的,大家能夠帶著一種雙贏的心態去對待。
最終,攜手共進,才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但是,生活里總是不乏一些沽名釣譽,眼光粗淺的閑人、小人、爛人。
而對于這些所謂的人,我們非但要去警惕,更要及時遠離,保持清醒。
提防親戚圈
劉震云曾說:“別把親戚看的太重,親戚關系是自強則全親,不強則無親?!?/p>
人到了一定的歲數,就會發現,其實人的關系,以及所謂的圈子越多,反而自己的日子過得越累。
畢竟,就好像所謂的親戚圈一樣,當你混得有頭有臉的時候,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或者一年到頭都見不到一次面的親戚,都會“慕名而來”。
毫無疑問,這些人的動機很明顯,就是能不能在你這塊香餑餑身上得到一些好處。
如果自己礙于情面,或者由于個人涵養問題,沒有處理好的話,那么對方就很有可能得寸進尺,在你身上、在你周邊肆無忌憚地盡情索取。
對于越界的所謂親戚,只會攀附和索求的親戚,我們要保持原則,要保留冷靜,可以顧及情分,但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
同樣,我們一邊提防的同時,也要保持分寸,把握好跟親人交往的邊界,這才是保全自身的明智之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