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2024年度“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相融合”示范課程建設項目結項展示會暨第20期全國高校黨史類課程聯盟共享課7月1日舉行。
結項展示會由上海大學教務部、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學)主辦,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來自井岡山大學、延安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淮南師范學院、南昌師范學院等黨史類課程聯盟校的教師代表線上參會。
上海大學于2021年起已連續4年立項100門校級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相融合示范課程。上海大學還在2021年6月率先發起成立全國高校黨史類課程聯盟——紅課聯盟。5年來,“紅色項鏈”影響力不斷擴大。2024年立項的14門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相融合示范課程負責人和團隊代表分享了教學創新成果。
上海美術學院陳文佳老師圍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本科三年級選修課“空間演繹”,通過案例分析分享了黨史學習教育與課程融合的實踐。生命科學學院祁巍巍老師介紹了在“植物轉基因與安全”通識課中融入黨史教育的教學實踐。文學院楊晨老師在“全球史”教學中引導學生以全球視野和中外比較,理性認識中國大國外交理論與實踐。文學院吳靜老師結合“中國經濟史”課程,講述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推動經濟建設和技術突破的歷程。機自學院鄭華東老師結合“測試技術綜合實驗”課程,將技術邏輯與使命擔當結合,引導學生思考人生價值。音樂學院還國志老師以“信仰永存、紅色舞蹈文化的解碼與創新表達”為主題,引導學生要深刻領悟傳承紅色基因的必要性。
華東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楊麗萍在點評時提出,老師們要學習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以愛國主義情懷為紐帶,自然過渡到將黨史教育有機融入專業課程內容。
上海社科院首屆社科名家工程“仲禮學者”、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余建華結合自身曾經的黨務干部經歷和學術研究經歷,圍繞黨史教育與課程融合項目展開點評。
本次會議同步作為上海大學教務評估黨支部主題黨日活動。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學)負責人、上海高校思政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大學教務部副部長顧曉英主持會議。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學)副主管曹園園、上海大學教務評估黨支部郭風英老師分別分享了辦會和觀摩心得。
原標題:《將黨史教育融入各門專業課程,上海大學是這么做的》
欄目編輯:易蓉 圖片來源:上海大學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王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