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美國又開始在臺海問題上挑釁中國。
事情的起因是里根基金會在近期拋出一組民調數據,引起了外界的關注。
這份數據的內容是,近八成美國人支持美軍介入臺海沖突。
同時還特別強調,臺灣省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產業之一,美國必須出兵。
從這一表態其實可以看得出來,所謂“協防臺灣”不過是美國在虛張聲勢罷了。
目的是掐住臺積電的命脈。
畢竟,全球有92%的先進芯片來自臺灣省。
就連蘋果、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巨頭的命脈,都與臺積電深度綁定。
只不過美國人或許不知道,長期依靠輿論來左右臺灣民眾想法的這套把戲已經失效。
此舉也迎來了島內吐槽,大多數美國人連臺灣省在哪都不知道,如何出兵支持美國?
這很顯然就是美國花錢制造輿論,目的就是給島內的“臺獨”洗腦。
甚至還有人翻出歷史,曾在1950年,美國可是公開承諾“不會干涉臺海”。
1958年,金門炮戰中,美軍艦艇更是撒丫子跑路。
在2022年,佩洛西“竄訪臺灣”后,解放軍展開圍島演習,美軍航母去哪了?
連夜后撤了300海里。
這均可以說明,如果大陸真的動手,美國人可能會在第一時間跑路。
對此,前民代郭正亮也站出來表示,兩岸統一只有三條路。
一條是臺灣省主動談判并爭取最優條件。
一條就是被美國當籌碼“出售給大陸”。
最后一條,也是最糟糕一條,就是等待解放軍登陸寶島。
【中國072型登陸艦,現身臺北】
也可以理解為這三條路線就是走臺階一樣,每拖延一步,對岸的籌碼就會越來越少。
此前更是出現了解放軍雙航母現身第二島鏈,東風導彈隨時待命的情況。
再加上9月3日閱兵,有傳言說將會有“顛覆性武器”亮相,這均代表著距離統一真的不遠了。
就在這個時候,中國周邊也發生了兩件讓美臺“肝膽俱裂”的重大事件。
第一件就是臺北市民拍到,解放軍072型坦克登陸艦,出現在距離海岸只有50多海里的地方。
要知道,072型坦克登陸艦,能搭載500名陸戰隊。
該艦艇的出現,相當于把搶灘登陸演習直接設立在臺灣省家門口。
而且如果不是網絡上出現了照片,臺灣省相關部門壓根就發現不了。
此舉也讓外界進一步證實,臺軍的實際監控范圍也許已經縮水到24海里。
這種“鴕鳥戰術”也驗證了軍事專家的判斷,臺軍早被解放軍常態化巡航拖垮。
第二件就是近期我國公布雙航母演練期間,中國空軍的“王海大隊”殲-20戰機出擊,與外軍飛機在東部海域過招。
雖然這不是我們首次與外軍飛機接觸,但是此次出動了“王海大隊”,足以說明此次對峙沒有那么簡單。
當然,我國沒有明確表示,此次外國軍機的具體型號。
但是一提到東部海域,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嘉手納空軍基地部署的F-35A戰機。
只有美軍的五代機,才能引起我國的高度重視。
這一消息不僅僅是代表著F-35A進入我國東海防空識別區之際,我們可以利用態勢感知系統,發現美軍五代機,然后做出應對。
同時也有兩點值得關注。
一是我國在重點戰略方向建設的,以多型號長波地基雷達、多基站雷達、空基預警雷達,以及遠程光電系統等共同組成反隱身態勢感知體系。
就算面對美軍的F-35A戰機,也能做到游刃有余。
很快就可以發現這些偷摸侵闖我國領空的外機。
二是我國在華東、東海上空預設的空戰指揮、截擊引導體系是非常高效的。
【F35A與殲20,性能不相上下】
在發現美軍的隱身戰機后,馬上下達作戰指令,讓殲-20戰機起飛迎敵,側面也證明了我國東部戰區空軍日常戰備的程度,極為緊張和高效。
這樣一來,殲-20和F-35A在比拼過程中,究竟誰更勝一籌?
從整體性能上來說,殲-20和F-35A其實相差并不大。
就拿F-35A來說,配備了先進的航電和火控系統。
尤其是AN/APG-81型相控陣雷達,以及EOTS/EODAS為代表的火控系統,不僅可以實現LPI模式下的攔截,還可以采用本機探測或多用基站探測的模式,實現無源探測/跟蹤,甚至還能對AIM-120D型空空導彈進行制導。
同時,F-35A配備的聯合頭盔顯示器獲取信息也是極為方便。
而且F-35A在跨音速階段,盤旋性能被認為,與F-16相比略遜一籌。
但是在亞音速階段,盤旋能力遠超F-16。
只不過F-35A在超音速階段的表現很一般,并不具備良好的超音速巡航能力。
這與該機型飛行包線右側上砍這么一刀,一部分因素是因為考慮到F-35A的隱身涂層,在超音速飛行的狀態下會出現鼓包的情況,就會破壞飛機的隱身構型與低可探測性材料的平整性。
這就讓F-35A在設計思路上,更加像F-16戰斗機。
而殲-20航電系統也足夠先進。
同樣配備了相控陣雷達和被動光電探測系統為前端,以高度綜合航電系統為核心的航電火控系統。
由于我們研發殲-20的時間更加靠后,在技術和架構上,自然會比在2010年左右,就技術凍結的F-35A更加先進一些。
但是殲-20也好,F-35A也罷,均超過了2000年的水平,只有相控陣雷達,沒有被動光電探測系統的F-22A。
因此,僅從殲-20和F-35A的性能相比,二者性能取舍完全不同。
殲-20的航電和火控系統相對比較新,雷達可用的孔徑也更大。
初步預估對F-35A的燒穿距離更遠一些。
【殲-20與F35,空中進行纏斗】
只不過二者在航電系統的性能上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差別。
在機動性取舍上,二者之間的差距就比較大了。
后者強調亞音速機動性,前者則強調超音速機動性。
這也代表著中美兩軍在五代機上的思路完全不同。
同時我們還特意公布了三年前中美雙航母對抗襲擊,面對美軍雙航母包夾遼寧艦,殲-15帶彈升空驅離F-35C。
比較搞笑的是,“阿賴”看到這一幕之后,緊急發布了《防空避難指引》,要求民眾儲備三天物資,并練習“趴下護頭”的動作。
如果響起了防空警報,要在第一時間躲到附近的避難所之中。
此舉可是讓那些“臺獨們”有點蒙圈了。
當初臺當局不是口口聲聲表示,“請問一下鋪天蓋地宣導戰爭避難的關鍵,到底是為什么,是挑起戰爭了嗎”?
如今臺灣省從上到下都處于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之中。
這對于臺灣省而言,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放棄幻想,回歸大陸。
意味著對于“阿賴為首的臺當局”,留給他們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