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上海嗎?或許你會覺得上海的歷史并不久遠,只是在近代才迅速從東海小漁村崛起為國際大都市。而70余年的上海考古工作則顛覆了這一觀點。
《上海六千年:海納百川的文明之路》中寫道:六千年的上海,是馬家浜、崧澤、良渚、廣富林、馬橋文化的傳承。五千多年前崧澤文化時期,就有了造型優美的陶器。四千多年前的廣富林先民已飽嘗頸椎病之苦,當時的這片土地也早就不是荒灘,而是森林濕地中麋鹿與大象共舞的生態天堂。
該書從考古、歷史、地理、科技、藝術、文化、經濟等不同領域切入,系統梳理上海從史前文明到現代國際大都市的發展歷程,深度挖掘上海在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中的獨特貢獻,為上海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有力的歷史支撐和文化自信。
這條綿延六千年的發展之路告訴我們: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交融,不是舶來品的拼湊,而是六千年文明底色的當代綻放。正如復旦大學教授姜義華在本書的序言中所寫:從馬家浜先民的開拓勇氣到當代浦東開發開放的奇跡,《上海六千年:海納百川的文明之路》揭示的正是上海城市精神“何以鑄就的端倪”。
本書由上海新華傳媒連鎖有限公司提供
記者:馬自豪、王小晴、施悅煒
編輯:寧平英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徐匯官方賬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