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影片《天寶》在成都峨影1958影城舉行特別點映活動,影片文學顧問阿來,導演劉勁,影片出品人兼導演藝兮,演員卓依娜姆、降央卓瑪、扎登才讓等主創齊聚現場,與到場觀眾分享影片背后的創作故事。
活動現場
《天寶》改編自降邊嘉措創作的紀實文學作品《藏族老紅軍天寶傳》,全景式展現了藏族青年桑吉悅希從一個寺廟扎巴,到參加紅軍、三過草地,最后成長為楷模的傳奇歷程。電影中的宏大畫面逼真還原了雪山草地的艱苦環境,將觀眾瞬間帶入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活動現場,導演劉勁分享了創作初心:“我是四川人,也是馬爾康人,拍攝《天寶》是一次回望故鄉的心靈召喚,更是一份交給信仰的答卷。”劉勁導演講述影片六年打磨的不易:“拍攝期間劇組跋涉高原、忍受嚴寒、與時間賽跑,我們所做的一切,只為讓信仰落地、讓歷史鮮活。”除了擔任導演,劉勁還擔任編劇,在電影中友情客串,零片酬出演。身為編劇,劉勁寫到最后一場重逢戲時,電腦屏幕突然反光:“恍惚間,才發現原來是我的眼淚在閃。”
活動現場
真實記憶與電影交相呼應,影片中多次出現的“蠶豆”,源自劉勁的少年經歷:一位藏族同學塞給他一把蠶豆便跑開,這瞬間的溫暖穿越數十年,最終化為影片中“央珍”與“天寶”的無聲羈絆。而紅軍采菌充饑的鏡頭,亦復刻了阿壩人上山撿菌的集體記憶。“沒有生活氣息,永遠拍不好人物。”劉勁透露,身為影片文學顧問,著名作家阿來專門抽時間為影片撰寫了感人至深的旁白。
藝兮表示:“作為阿壩走出的導演,拍攝《天寶》是我對家鄉文化、對英雄精神的一次致敬。”飾演女主角“央珍”的卓依娜姆則動情表示:“這個角色像一縷溫柔的火光,是支撐天寶一路走下去的情感寄托。演繹她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個人對信仰與親情的再次感悟。”總制片人爾瑪依娜與制片人胡艷萍也表示:“影片用影像還原信仰,情感真摯,充滿生命力。”
活動還迎來兩位特殊嘉賓——天寶的子女天文和天虹,他們對影片給予充分肯定,分享了記憶中父親的點滴往事,在電影拍攝過程中他們多次探班,提供了許多珍貴細節。據悉,電影《天寶》將于7月10日正式登陸全國人民院線公映。
紅星新聞記者 張世豪 實習生 謝宇宏 編輯 曾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