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向來自信得很,從來眼里都只有自己,橫豎都要爭個第一。
不說別的,說到自家的 “工程奇跡”,那胸脯也是拍得震天響。14 世紀的階梯井,古人用智慧解決缺水難題;泰姬陵的浮動地基,波斯與莫臥兒工藝拉滿,幾百年過去,依然美得讓人挪不開眼。
莫迪上臺后,基建項目跟下餃子似的。2018 年,180 米高的 “團結之父” 雕像橫空出世,抗風能力拉滿。莫迪當場宣布,印度成了基建超級大國,那架勢,完全可以傲視全球(據稱,雕像焊接的材料全部產自中國,只是在現場組裝而已)。
誰能想到,這打臉來得比恒河上的風還快!
上個月,中央邦博帕爾的一處天橋火遍全網 —— 因為一個 90 度直角轉彎。據稱,這橋花了 18 億盧比,本想讓居民省點等火車的時間,結果成了現實版 “剎車訓練場”。司機開到這兒,不猛踩剎車都不行,想趕時間是不可能的,主打一個 “防不勝防”。
其實,說起來這設計也有苦衷。地鐵站占了半邊地,鐵路線又碰不得,設計團隊在夾縫里憋出個大招 —— 直角轉彎。而鐵路部門急得直跳腳,又是寫信警告,又是聯合檢查,結果全成了耳邊風。這直角轉彎,硬是從圖紙上 “爬” 到了現實里。
今年初天橋快完工,照片一上網直接就炸了鍋。網友腦洞全開,有人調侃這是 “事故孵化器”,有人甚至玩起了梗——“在印度,轉角不一定遇到真愛,可能是急剎車!”不禁讓人莞爾一笑——這句梗,竟然在印度得到了驗證。
從流傳出來的圖片看,這直角留得也太“喪心病狂”,連一點緩沖都不帶的,完完全全就是個坑人的玩意。講實話,這種低級錯誤,連沒讀書的農民伯伯也懂,哪能用得著什么工程師?
結果,經媒體一頓猛扒,這么一個小項目一下子成了網紅打卡地,一下子火成了全國乃至全球的笑料。
最終,政府頂不住輿論,火速成立調查組,結果七名工程師直接停職,據說還要重新設計,這不勞民傷財嗎?
本以為,這樣的情況應該不多見的奇葩吧,結果結網友一頓亂扒、集體整活,紛紛曬出印度各地的“奇葩立交橋”,有屁 股形狀的,有三角堵車王,有敷衍了事款,還有同款直角橋,如此等等。看樣子,在印度,這種奇葩的基建設計,早已深入到了印度人的骨髓里了,這種“直角”的出現,看來也就見怪不怪了。
(以上都是印度部分立交橋,堵車的終極噩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