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這幾天,局勢又開始升溫了。按理說,以色列和伊朗剛剛才?;?,大家應該都消停一陣。但現實卻是,沒等煙霧散盡,一場新的博弈又悄然展開。而這一輪的主角,除了老對手美以和伊朗之外,中國被意外地推上了風口浪尖。
伊朗不敢硬剛?其實是后顧之憂太多
外界不少聲音質疑伊朗為何在戰爭中一再忍讓,甚至在占據輿論和道義制高點時主動停火。真的是伊朗“認慫”了嗎?
其實根源只有兩個:
第一,軍力結構短板太明顯。伊朗雖然導彈部隊強悍,但整體防空系統老舊,缺少第五代戰機,面對以色列美軍F-35、B-2這種空天打擊力量,防線幾乎形同虛設。
第二,經濟壓力大得嚇人。伊朗已經被制裁了幾十年,國內經濟極為脆弱,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真要打起持久戰,可能撐不過幾周。
這兩個軟肋,以色列和美國門兒清。所以打完一輪,趁伊朗退場補血的時候,美以聯盟立刻就換了打法——不直接動手,而是通過外交渠道繞后,想動中國這塊伊朗經濟的最大支柱。
美以“請中國施壓”,算盤打得很精
這幾天,以色列駐華官員、歐盟高官、甚至美方代表頻頻在媒體上表達“希望中國在伊朗核問題上發揮作用”。
聽起來是中立建議,實際上就是一句話:讓中國斷伊朗的油。
他們知道,中國是伊朗原油最大的買家。伊朗90%的出口原油都流向中國,如果中國這邊卡一手,伊朗的經濟命脈馬上被掐住。
這不是“斡旋”,這是變相“下黑手”??上В@招被中方一句話原地反殺了。
中國一句話,讓伊朗安心
7月2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擲地有聲地回應:“中東沖突的是非曲直很清楚!”
這句話乍一聽像外交辭令,但其實是明確釋放三層信號:
- 不偏袒美以,認定伊朗是被打的一方,是正當防衛
- 中國支持和平,但不接受政治綁架,不會因外部壓力斷伊朗油命
- 中國不搞代理人博弈,但我們看得清楚,誰才是在制造動亂
這下好了,伊朗懸著的心,算是徹底放下了。
伊朗:我不怕了,你們敢動我試試
毛寧話音剛落,伊朗方面就迅速“上強度”。
- 伊朗武裝總參謀長穆薩維喊話:如果敵人再挑釁,將給予"毀滅性打擊";
- 議會議長卡利巴夫表態:伊朗已經做好拼命的準備;
- 全國范圍關閉西部和中部領空,防空部隊進入一級備戰。
與此同時,伊朗的“親兄弟”——胡塞武裝也沒閑著,直接向以色列發射高超音速導彈,一枚打進以境內,嚇得美國駐以大使當場施壓特朗普,要他立刻出動B-2轟炸機。
伊朗的戰斗意志瞬間拉滿,而這背后,正是中國給的一顆“定心丸”。伊朗明白,只要有中國繼續買油、維持基本盤,就不至于被經濟絞殺,那么下一次遭遇挑釁,就可以放心回擊,不再瞻前顧后。
特朗普和內塔尼亞胡,騎虎難下
現在麻煩的是美以自己。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 如果打,伊朗這次可能真拼命,代價巨大;
- 如果不打,伊朗幾個月后可能重啟核計劃,美以之前的一切努力就白費。
而中國的態度,也令西方陣營無法輕易玩轉“經濟威脅”這一套,區域主動權開始傾向伊朗一方。
小結:別以為我們只是“買石油”的
有人總說,中國在中東沒軍事基地,不駐軍、不派航母,沒存在感。
但現實已經說明,我們的經濟影響力、穩定大局的能力,是美西方怎么也繞不開的力量。這次中國堅定立場不脅迫伊朗,不僅讓伊朗敢于硬剛,更是中東秩序變化的風向標。
未來的中東,不再是美國一手遮天的“美劇”,而是更多元平衡的“大合唱”。
這,就是中國方案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