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蝦價雖然整體呈現上漲趨勢,但中國蝦價卻持續低迷,這一反差背后是多重結構性矛盾的疊加。結合當前市場動態和產業特征,可歸納為以下核心原因:
一、全球進口蝦價走勢:中美引領上漲,區域分化加?。?/strong>
1、價格動態:
中國:2025年4月進口厄瓜多爾白蝦價格強勢反彈,30/40規格水凍蝦漲至39.5-40.8元/kg,12kg鹽凍大板達475-500元/箱;江蘇活蝦60只規格飆升至56元/kg,較年初低點翻倍。
美國:第16周凍蝦批發價環比漲2%-5%,進口商因特朗普關稅政策調整(暫停除中國外國家10%附加關稅)恐慌性囤貨,拉美蝦漲幅高于亞洲蝦。
分化信號:泰國、印度受提前收獲影響價格下滑(印度40只規格跌至380盧比/kg),而印尼、越南小幅回升。
2、上漲動因:
供應收緊:中國庫存見底,厄瓜多爾冷季產能下降;印度因國內消費增長減少出口占比。
政策催化:美國7月9日關稅窗口期臨近,進口商加速采購;厄瓜多爾憑10%關稅優勢搶占美國市場。
二、區域深度分析:結構性矛盾凸顯
1、南美:厄瓜多爾的機遇與挑戰
產能瓶頸:冷天氣延長養殖周期,大規格蝦產量銳減,30/40規格CFR報價升至$4.80/kg。
貿易紅利:對美出口關稅低于亞洲競爭者,但需防范印度蝦轉向中國市場擠壓份額。
2、亞洲:內需崛起與成本博弈:
印度:國內消費年增6-7%,安得拉邦蝦價周漲5盧比/kg;冬茬養殖技術降低病害,產量或破97萬噸。
越南/印尼:加工廠搶購原料推高小規格蝦價(越南80只規格漲500盾/kg),但整體仍處低位。
中國矛盾:活蝦因供應短缺價格堅挺,但消費疲軟制約進口需求,預制菜庫存積壓拖累小龍蝦價腰斬(5月批發價38元/kg,較年初跌47%)。
三、區域動態深度解析:
1、厄瓜多爾:雙市場擠壓下的漲價邏輯:
中國因素:廣州等南方樞紐庫存耗盡,30/40頭剛需采購推升報價;
美國倒計時:7月9日關稅政策窗口關閉,進口商恐慌囤貨(當前10%關稅優勢) ;
產能硬約束:冷季致加工量斷崖下跌,短期無解;
2、東南亞:加工需求與規格博弈:
越南:工廠溢價收購80+頭蝦(履約出口訂單),30頭蝦領漲;
印尼:30頭蝦跳漲$0.74/kg,80頭價反常下跌凸顯供應鏈風險;
3、印度:內需市場重塑定價權:
安得拉邦普漲印證消費潛力(2024年內銷或破30萬噸)
技術革命:冬茬養殖占比提升(低溫抑弧菌),西孟加拉邦跟漲 。
四、未來趨勢:漲勢延續性與風險預警
1、短期動力:
節日需求:中國五一、美國獨立日備貨潮支撐Q2價格。
產能真空:厄瓜多爾冷季持續至Q3,印度雨季減產在即。
2、長期隱憂:
政策風險:美國關稅政策反復可能引發供應鏈中斷。
消費韌性:全球通脹壓制歐美需求,中國中產階級降級消費(如小龍蝦替代白蝦)。
五、結論:博弈中的新均衡
“漲勢有頂,跌勢有底”——當前蝦價上行由 “政策窗口+季節性缺口”*雙輪驅動,但全球供需尚未根本逆轉:
上漲空間:受限于中國消費疲軟及厄瓜多爾產能彈性,年內漲幅或控制在10%-15%。
產業出路:養殖端需轉向集約化(如工廠化循環水)、加工端深耕高附加值產品(即食蝦仁),以對沖波動風險。
蝦市已從“低價過?!辈饺搿熬o平衡”新周期,唯有精準捕捉區域與規格價差,方能在震蕩中鎖定紅利。國內經濟復蘇緩慢,居民消費支出謹慎,水產品需求整體低迷。以小龍蝦為例,2025年5月批發價腰斬至**38元/公斤**(年初為70元/公斤),反映餐飲端消費降級趨勢。加上 小棚蝦)的收獲高峰期和病害,是國內蝦價低迷的主要原因。大家要記?。喝蛭r業進入“區域定價2.0時代”,精準捕捉規格價差與政策窗口成破局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