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中俄羅斯處于優勢地位,只是損失也不小,僅就坦克來說,蘇聯時期的家底子快打光了,俄羅斯沒有因此有所退縮。如今俄烏戰爭打了三年多,早已變成牽扯多國的國運之戰,仗打到這份上,再無任何妥協的可能性,也終于把俄羅斯高層打開竅了,想明白一件事:軍工生產必須拼盡全力,尤其是增加坦克數量。俄烏戰爭中坦克依舊為重要裝備,數量多少具有決定性意義。
俄羅斯這回是一聲令下,讓蘇聯經典鋼鐵洪流起死回生,開始大幅度增加坦克產量。根據美國媒體《軍事觀察》在2025年7月2日的報道,俄羅斯的坦克產量將恢復到蘇聯時代水平,很快將生產超過3000輛T-80和T-90坦克。
現在俄軍開始釋放真正實力,大量新坦克將交付俄羅斯軍隊。根據美國媒體引述的情報分析,俄羅斯軍工有望進一步擴大坦克生產規劃,到2028年中期達到1000輛新坦克的里程碑產量,到2035年中期達到3000輛。
這屬于質的飛躍,在冷戰結束之后,俄羅斯的坦克生產連續下降,僅剩下一家坦克生產廠,即烏拉爾坦克廠。一度生產能力下降到每年80輛,大部分用于出口,交付給俄羅斯軍隊的數量很少,最低時,一年僅交付一輛,與蘇聯時代相比,差距相當大。
在蘇聯時代,一共有五家坦克生產企業,最大的三家中,除了烏拉爾坦克廠外,還有鄂木斯克坦克廠,此前已破產不再生產坦克。直到俄烏戰爭開始后,2023年9月才宣布其重新開始生產T-80坦克。還有哈爾科夫坦克廠,處于烏克蘭控制之下。在蘇聯時期,最高年產量可以達到4000輛。
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后,俄羅斯軍工大幅度增長,坦克產能也出現激增,預計2024年的產量將達到280至300輛,而且增長勢頭將持續下去,預計烏拉爾坦克廠在2025年產量將接近400輛T-90M坦克。鄂木斯克坦克廠則生產相當數量的T-80坦克,這2個廠加起來就是800輛左右,這對于彌補戰損,對抗北約都是至關重要。
西方媒體一直認為,俄羅斯損失了大量的坦克,烏克蘭在戰報中稱,俄羅斯軍隊損失上萬輛坦克,西方媒體報道的數據也不低。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在2025年4月3日,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在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上宣稱:“這場沖突的規模令人震驚。雙方都有數千輛坦克被摧毀。”
他還提供了一個數據:2024年,俄羅斯在烏克蘭損失“約3000輛坦克、9000輛裝甲車、13000套火炮系統和400多套防空系統。”后果就是俄羅斯的儲備消耗光了,在俄烏戰爭前,俄羅斯約有13000輛坦克處于現役和儲存狀態,如今“開始接近……可用坦克的盡頭”。
西方估計的俄羅斯坦克損失數據,不僅沒有過多的證據佐證,而且不合常理。如果烏克蘭提供的損失數據可靠,那俄羅斯軍隊可能連一輛坦克都沒有了。
俄羅斯坦克的實際損失數量應遠低于西方的數據,除了吹噓的成分外,還涉及一些統計方式的問題,可能是受損次數問題。坦克受損后,是可以進行修理的,絕大多數戰損坦克都可以在短時間內修復,真正的完全損失,無法維修的坦克,可能只占十分之一。
當然,俄羅斯坦克的損失的數量確實不小。俄羅斯為了努力彌補裝備損失,不得不擴大了軍工生產,開設了新的制造設施。在2025年,美國預計俄羅斯軍工將生產1500輛坦克、3000輛裝甲車和200枚“伊斯坎德爾”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這個產量已超過烏克蘭與北約的總和。美國自己也承認,美國每年僅生產約135輛坦克,已經不能生產新的“布雷德利”戰車。
俄羅斯的軍工生產增長相數快,例如:每月生產25萬枚炮彈,為美國和歐洲總和的三倍,還在許多新的領域取得成就,例如:無人機。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克里斯托弗·卡沃利承認:“我想說,他們是一次性攻擊無人機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者。”
俄羅斯軍隊裝備有大量的坦克,再有能力大量補充坦克,這相當于蘇聯時代的“鋼鐵洪流”起死回生,面對這一局面,對手沒有任何辦法,烏克蘭比不了,北約也不是對手。俄羅斯軍隊現在恢復鋼鐵洪流是被迫的,也是必須的。原本俄羅斯寄希望的下一代T-14坦克,實際在俄烏戰場上根本發揮不了全部作戰能力。還不如釋放產能和技術,用T-14上面的子系統,例如主動防御、火控、炮射導彈等來武裝T-90和升級T-80。
再加上俄羅斯技工人才的缺失,使得高端裝備的量產工作要面臨更多的潛在風險。因此,便宜量大的T-90和T-80就成了首選。數量優勢轉換成戰術優勢,最終奪取戰略優勢,在激活俄羅斯軍工潛力后,確保所有軍工產業鏈都能投入到高效運轉之中。
俄烏戰爭表明,現代地面戰爭的消耗相當大,沒有足夠的國力不行,本來北約想將俄羅斯拖入戰爭泥潭,如今是北約反被俄羅斯拖入戰爭泥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