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初,天文學家宣布發現一個代號為A11pI3Z的天體正高速穿越太陽系。其軌道偏心率極高且運動速度極快,這表明其不受太陽引力束縛,很有可能是來自太陽系之外的“星際流浪者”。如果屬實,這將是已知第3個造訪太陽系的星際訪客。
在此之前,人類已發現兩個星際訪客,一個是2017年發現的“奧陌陌”,另一個是2019年發現的“鮑里索夫”。其中,“奧陌陌”呈雪茄狀,最長處約400米,可能是一顆小行星;“鮑里索夫”則被認為是一顆彗星。
而新發現的小天體A11pI3Z寬約19-40公里,目前位于小行星帶和木星之間,距離地球數億公里。其究竟是彗星還是小行星,是啥形狀,目前還不清楚,有待更為細致的觀察。
盡管造訪太陽系的星際來客大多是小行星或者彗星,但這些星際訪客的出現已引發部分科學家擔憂:如果來訪太陽系的是流浪行星或系外恒星,地球或許將遭遇重大危機。
科學家的擔憂確實有一定道理,來自太空的威脅并不一定起源于太陽系內,也有可能來自太陽系外。天文觀測顯示,太陽雖然離銀河系中心有2.6萬光年的距離,但在這個位置上也并不完全安全,因為銀河系中的恒星或者行星,并不完全都按照穩定的軌道運行,有的會因為某些原因“出軌”,成為在星際空間中游蕩的流浪行星或者流浪恒星。一旦它們闖入太陽系內,或者與太陽系擦肩而過,太陽系內的天體將遭遇重大挑戰。
雖然這些星際訪客直接撞擊地球的概率極低,以A11pI3Z為例,其軌道顯示不會靠近地球,且所在位置與地球分處太陽兩側,但太陽系若遭遇流浪行星或者恒星這種大型星際訪客,它們產生的引力擾動仍然十分令人擔憂。
模擬顯示,若一顆系外恒星闖入太陽系100天文單位內,盡管其仍在海王星軌道以外,距離地球十分遙遠,但其巨大引力產生的擾動,將使地球軌道被嚴重擾亂,有可能使地球更靠近太陽或者遠離太陽。如果真的發生這一幕,這可能會導致地球氣候劇變,或許將引發生物大滅絕,情況嚴重甚至可能導致地球上的生命永久消亡。
當然,更有可能被其引力影響的是太陽系內的小行星和彗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是一個巨大的小行星倉庫,而位于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奧爾特云則是太陽系外圍的大型彗星倉庫。當系外恒星靠近甚至闖入太陽系時,其引力可能使太陽系內的大量彗星或者小行星的軌道發生紊亂,脫離原有軌道,可能會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地球周圍,可能會顯著提升地球被小天體撞擊的概率。例如,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小天體,就有可能源于此類事件。
若是一顆質量約為木星大小的流浪行星闖入太陽系,其引力雖然遠沒有恒星大,但如果距離較近,也有可能影響到地球軌道或者太陽系內其他天體軌道的穩定。
不過幸好,天文觀測顯示,目前太陽系鄰近恒星運行都很穩定,太陽系遭遇流浪行星或者系外恒星的概率極低。
從長遠來看,還是有一些恒星可能會接近太陽系。例如,根據相關觀測數據和研究推測,恒星“格利澤710”預計會在大約 130 萬年后接近太陽系,可能會闖入太陽外層的奧爾特云。但這些事件都發生在非常遙遠的未來,人類現在無需為此擔憂。
盡管這些星際訪客的出現,有極小的概率對地球產生威脅,但同時也帶來了機遇。那些有可能是來自太陽系之外的星際訪客,或許能成為尋找外星生命的關鍵目標,如果人類能夠較早發現它們,應該可以發射探測器追上它們并對其進行深入探索。這樣人類即使現在還飛不出太陽系,也能了解一些太陽系之外的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