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官方已經確認,人類已知的星際訪客正在穿越我們的太陽系!這個被命名為"阿特拉斯"(3I/Atlas)的神秘天體,可能是迄今發現的最大星際物體,直徑達到驚人的10-20公里。
這一重大發現由NASA資助的ATLAS天空調查項目率先捕獲,并經過國際天文聯合會小行星中心正式確認。這意味著什么?我們的太陽系正在接待一位來自遙遠星系的"巨型訪客"!
星際天體到底是什么?為什么這么稀罕?
簡單說,就是從別的恒星系"串門"到我們太陽系的天體,比大熊貓還稀有。到現在總共才發現3個,第一個奧陌陌,像雪茄,2017年發現;第二個鮑里索夫,2019年發現。
這個"3I/Atlas"有多大?
直徑可能有10-20公里,相當于一座中等城市的大小。如果把它放在北京,能從三環鋪到四環。這體積,在星際訪客里算是"巨無霸"了。
它跑得有多快?
每秒超過60公里!什么概念?子彈飛行速度的200倍,繞地球赤道一圈只需要11分鐘。用這速度開車,北京到上海只要20秒。
它會撞到地球嗎?
完全不會。它的軌道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超車,從火星軌道內側呼嘯而過,然后繼續它的星際旅行。我們只是"路過的風景"。
為什么說它是彗星而不是小行星?
因為科學家看到它有點"毛茸茸"的光暈,這說明它主要由冰組成。就像冰塊遇熱會冒氣一樣,它靠近太陽時也會"冒煙"。正因為如此,它的大小是嚴重不確定的,更近一些我們可能看得更清。
它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
它來自遙遠的星際空間,最終也會回到星際空間,太陽系的引力不足以留住它。
這樣的天體多嗎?
科學家估計,我們太陽系里可能同時有1萬個這樣的星際訪客!只是大多數太小太暗,我們看不見。就像夜晚的螢火蟲,亮的只是少數。
我們能近距離研究它嗎?
想法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它跑得太快,我們的飛船追不上,更不可能登陸上去研究。比如你的車只能跑100公里/小時,你要追上200公里/小時的車是完全不可能的,不管從哪個方向你都不可能登上這輛車,只能撞毀在它上面。
這也解釋了大聰明們經常問的一個問題:小行星明明要飛越我們地球附近,為什么我們不派飛船直接登陸它,反而要花幾年時間,飛幾十億公里呢?因為它的速度太快,我們的飛船得用火箭和引力彈弓,才能逐漸加速到和它差不多的速度,這需要極為漫長的時間和路程。
NASA帕克探測器速度遠超它,為什么追不上?
這是個好問題!沒錯,帕克探測器在靠近太陽時,速度能飆到每秒近200公里,但它只有在那個特定的"死亡俯沖"瞬間才那么快,就像過山車沖到最低點,離開太陽后就慢下來了。而這個星際訪客是全程保持60公里/秒的"巡航速度"。更關鍵的是,它倆的"賽道"完全不同!帕克走的是圍繞太陽的橢圓軌道,而阿特拉斯走的是"永不回頭"的雙曲線軌道。讓帕克去追它,好比讓F1賽車去追一架飛往國外的洲際客機——根本不在一個次元,就算速度夠也追不上!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我們能發射飛船登陸它嗎?
理論上可以,但現實中的關鍵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當我們發現它時,它已經像一顆出膛的子彈,正在高速飛離。從立項、設計、造飛船再到發射,至少需要10-15年,等我們準備好,它早就飛出太陽系,連"尾燈"都看不見了。這就像你看到一列高鐵從站臺飛速駛過,等你反應過來跑去買票,車早就到千里之外了。而且登陸不僅要追上,還要完美"并線"并減速,難度呈指數級增加。這就是為什么科學家們拼命想建更強大的天空監測網絡——早發現10年,我們才有機會攔截研究!
研究這些星際訪客有什么意義?
意義重大!它們是"宇宙快遞員",可能攜帶著其他星系的"生命密碼"。如果在上面發現氨基酸,就證明生命的種子在宇宙中到處播撒。
普通人能看到它嗎?
目前只能在南半球用專業望遠鏡觀測。但好消息是,它會越來越亮,10月底達到最亮,到時候全球的天文愛好者都有機會一睹它的風采。
一個來自遙遠星際的巨型冰球正在我們太陽系里"疾馳而過"。雖然我們無法近距離接觸,但它的存在告訴我們:宇宙比我們想象的更加熱鬧,我們的太陽系并不孤單。每一個星際訪客都是一份來自宇宙深處的"禮物",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這個無邊無際的宇宙大家庭。
參考文獻:
Lawler, D. (2025, July 3). It's Official: NASA Confirms New Interstellar Object Is Zooming Through Solar System.AFP News Agency. NASA/JPL-Caltech trajectory dat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