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靈山縣一棵160年的老荔枝樹最近成了話題焦點。樹上紅彤彤的荔枝掛滿枝頭,地面卻散落著爛果無人問津。
樹牌上明明白白寫著受保護,可就是沒人摘沒人管。有人路過看著直嘆氣,這么好的荔枝爛掉實在可惜了。
也有人犯嘀咕,這樹受保護,萬一私自摘了犯法咋辦?林業局工作人員出來解釋,這樹雖是古樹保護對象,產權卻屬私人。
想摘荔枝得先找到主人同意,不然隨便動手可不行。
原來這棵樹2018年就掛了牌,這么些年一直是私人財產。靈山縣像這樣的古荔枝樹有三千多棵,有的歸個人,有的歸集體。
平時管護都靠樹主自己操心,修剪處理還得提前向林業局申請。
今年當地辦荔枝文化節,好多樹主都忙著打理古樹,畢竟荔枝能賣錢。可這棵樹卻成了例外,要么主人沒時間,要么根本聯系不上。
樹牌上沒留主人名字,外人想幫忙都不知道找誰商量。工作人員特意提醒,古樹修枝必須提前報備,夏季防蟲也得跟上。
現在這棵樹的管護人信息還沒公開,荔枝只能繼續掉地腐爛。
類似的老樹在農村不少見,年輕人外出打工,后代不愿接手管護。林業局說多數樹主會定期匯報情況,但疏忽管理的情況也有。古樹既是搖錢樹也是活景點,可這都得靠主人愿意花心思。
沒人管的老樹不僅浪費果實,時間長了說不定還會衰敗。
但法律規定得清楚,別人不能擅自處理,哪怕看著著急也沒用。聽說有些地方讓村民共管或企業認養,靈山縣還沒這種模式。現在只能盼著樹主趕緊出現,或者有懂規矩的人牽線聯系。
看著紅通通的荔枝爛成泥,誰不心疼?可規矩也得守。
老樹每年都結果,要是總這么沒人管,到底該咋辦?
我個人覺得,古樹保護和果實利用不該對立,得想想雙贏的法子。比如能不能在樹牌上留個聯系渠道,讓想幫忙的人找得到主人?
或者村里牽頭建個管護檔案,別讓老樹成了沒人認的“孤兒樹”。這事看著是一棵樹的問題,背后卻是古樹保護與產權管理的大課題。荔枝爛地只是表象,咋讓老樹有人疼、果子不浪費才是關鍵。
希望這事能早點解決,別讓老荔枝樹年年“空歡喜”一場。對了,要是你知道這棵樹的主人,或者有好的管護建議,不妨說說。
關注我們,一起跟進老樹的情況,別讓古樹保護成了難解題。
保護古樹不是掛個牌就行,得讓產權和管護都落到實處。
只有樹有人管、果有人收,老樹才能真正成為村里的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