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村民說吃玉米后肚子脹,問題可能出在搭配上。玉米是咱農村飯桌上的常客,蒸著吃、煮著吃、熬粥都香。
可最近有鄉親反映,吃玉米后總脹氣、拉肚子,咋回事?先說說最常見的“雷區”——玉米配蜂蜜。蜂蜜甜絲絲的,不少人愛拿它沖玉米粥,覺得又香又養生。
可蜂蜜里的果糖、有機酸能潤腸,玉米的粗纖維又刺激腸道。
倆湊一塊,腸子直“打擺子”,輕的脹得難受,重的直跑廁所。村里王嬸上周就這么吃,結果拉了半宿,躺床上直哼哼。
不只是蜂蜜,玉米還有三個“死對頭”得避開。頭一個是柿子,這東西秋天常見,有人愛拿玉米當飯,飯后啃個柿子。柿子里的鞣酸遇玉米淀粉,能結成胃石,疼得直冒冷汗。
李大爺去年就因為這,疼得蹲在院兒里直揉肚子,最后上了醫院。
第二個是海帶,玉米里的磷和海帶的鈣鐵“掐架”,營養都白吃了。長期這么搭,孩子長個子慢,老人骨頭軟,可不劃算。
第三個是香蕉,玉米和香蕉都含鉀多,腎不好的人吃了要命。張叔有腎炎,前兒吃了玉米配香蕉,渾身沒勁,嚇得趕緊停藥。為啥這些搭配容易出問題?
跟咱腸胃有關。
玉米的粗纖維本來就難消化,再配上“促蠕動”的蜂蜜、“硬茬子”的柿子,腸胃哪受得住?
老人、小孩、腸胃弱的,吃錯了更遭罪,拉得腿發軟。
還有血糖高的注意,玉米升糖不慢,再配蜂蜜,血糖“蹭”就上去了。有人說,那玉米還能吃嗎?當然能,關鍵是吃對方法。
別空腹吃玉米配甜東西,蜂蜜、紅糖、果醬都得躲著點。
搭配雞蛋、豆腐這些蛋白質,玉米的營養能“升級”,吃著更得勁。
一天別超過200克,攥倆拳頭那么多,吃多了肚子鼓得像小鍋。做飯盡量蒸、煮,烤玉米香是香,高溫烤出的東西可不好,吃多了傷身子。好多人有個誤區,覺得粗糧就是“健康通行證”,玉米吃越多越好。
可咱村老支書說得好:“粗糧雖好,過猶不及,吃錯了反成負擔。”要是最近總放屁多、胃口差,先想想是不是玉米吃多了、搭錯了。想知道玉米咋吃最養人?
點個關注,下期說具體做法。各人腸胃情況不同,有長期不舒服的,別硬扛,找大夫看看最保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