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新疆吐魯番有人在荒漠里找到250多棵“消失戶”。這“消失戶”叫鹽千屈菜,上回見著還是20多年前。
說是草,卻矮得很,最高也就20厘米,秋天紅得扎眼。它挑地挑得很,只愛平原荒漠湖邊的潮濕鹽土。那地兒別的植物活不了,它倒能扎根,怪得很。
全世界就中亞、哈薩克斯坦和咱新疆羅布泊有它。可環境一變,再加上和別的草長得像,就找不著了。找了20多年,20多年沒見著,這次一下冒出來250多棵。
別看它矮,本事大得很。鹽堿地它能待,吸鹽分、分泌酸,慢慢把地變好。
根扎得深,枝丫多,風刮過來都帶不動沙土。
莖是肉的,葉也是肉的,存滿水,旱天也餓不著。
種子小得很,直徑不到1毫米,可勁兒往土里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的人說,這發現太金貴了。為啥?
荒漠里能固沙、改土的草不多,它算一個。
但有人犯嘀咕,環境還在變,它還能待多久?這些年荒漠里修路、取水,它的家會不會又沒了?
還有人說,和它長得像的鹽爪爪、鹽角草,咋區分?別再認錯了,不然又得“消失”好幾年。
沙漠植物園的人跑了好多地兒,準噶爾、塔里木都去過。
找珍稀草不容易,有時候跑一天就撿幾顆種子。這次能找著250多棵,算是給荒漠生態添了把力。
可后續咋保護?
是圈起來,還是讓它自己長?
專家說,得觀察它的繁殖情況,看種子能不能發芽。
要是能穩定長,那荒漠固沙又多了個好幫手。要是不行,可能還得人工干預,幫它擴擴群。這草雖小,卻是荒漠生態的一塊磚。
少了它,鹽堿地可能更難長別的草,風沙也更兇。
現在看著250多棵不少,放荒漠里還是星星點點。
未來幾年,能不能從星星變成一片?得看咱咋護著。種地的老鄉可能不懂它叫啥,但知道沙地能長草是好事。
“荒漠無閑草,各有各門道”,老輩人這話不假。關注咱,后續鹽千屈菜的消息,第一時間告訴你。
注:具體生長情況以相關部門監測為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