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等待和觀望中走出,探索穿越縮量時代的企業生存法則。
經濟低迷、消費降級、市場內卷,在這3大因素的疊加影響下,很多企業面臨“生死坎”,往前一步是懸崖,往后一步是深淵,進退維谷。
在這樣一個時代的大變局之下,企業應該何去何從?市場營銷如何做,才能助力企業熬過縮量的“冬天”?以下8大法則,或許能帶來一些啟發。
法則一:變,才是唯一的不變
縮量,其底層邏輯是購買力下降、消費力不足,由經濟下行、失業、社會保障措施不健全等諸多因素所致。這意味著,相對于以前,市場環境變了,包括消費水平、購買習慣、購買方式以及需求特征等。市場變了,營銷也要跟著變。企業首先要降低升級預期,雖然國家一再推出各種補貼政策來刺激消費,但效果都不太明顯,這說明整體消費水準還未觸底。企業要看清時局,調整產品未來趨高的品牌定位。比如,可以通過推出副品牌、子品牌,另辟蹊徑,走中低檔、高性價比路線,或降低規格、拉低價格,讓產品更能符合市場的需求;也可以階段性地推出低價產品,在節假日等特定時期加強引流,對消費者進行引導,適時改善產品結構。
某乳業集團在主營液態奶、奶粉之外,另起爐灶,重點發力奶酪、牛肉產品,目前這些產品已在市場上強勢亮相。該集團通過開發新品牌及延伸產品線,開辟了新的市場賽道。也就是說,企業在原有項目、產品增長乏力的情況下,不妨考慮以延伸產品線的方式,應對市場銷量下滑的困境。
在產能過剩的縮量時代,變,才是唯一的不變。在動態的市場變化中,企業要與“變”共舞,尋求平衡,尋找突破口。變,也許痛苦;但不變,一定更痛苦。
法則二:親民路線永不過時
縮量時代,保持客戶忠誠至關重要。無法保證客戶持續關注與購買自己的產品,企業將難以為繼。因此,走親民路線將是企業銷量不縮的有力保障。
走親民路線,就是企業要在供應鏈關系及營銷策略組合上更加貼近消費者。廠商關系很容易淪落為管理與被管理的類上下級關系,未來企業則需要努力將其演變成彼此互融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廠商要思考如何壓縮供應鏈、降低流通成本,最大程度地讓利消費者;而在營銷策略組合上貼近消費者,說的是以前消費者是被動地購買與消費,未來則是企業要將消費者的意見融進產品元素,打造消費者喜愛的產品。走親民路線的目的是融合供應鏈,增進關系,提高效率,讓供應鏈在市場內卷中更有競爭力。
近年遍布全國很多城市的折扣店,爭奪了一些賣場、商超的市場份額。一些折扣店不僅開在社區門口,讓消費者購買更便利,而且通過直通廠家的方式,繞過經銷商,實施直采模式,降低了采購成本,以價格優勢吸引了更多顧客,還跟廠家以 OEM(代工)貼牌模式進行合作,在不擾亂廠家價格體系的情況下,實現“同等的品質,更優惠的價格”。此外,這些折扣店通過建立社群的方式,自建小程序,每天為顧客推送部分產品的特惠信息,保持與顧客的良性互動,保證了銷量的穩定增長。
飛天茅臺為了更好地應對縮量市場,推出了一系列小規格用酒:100mL飛天茅臺小酒,適合小聚和自飲;200mL飛天小酒版,適合單獨飲用或作為禮品贈送 ;50mL飛天茅臺小酒版禮盒裝,適合作為禮品贈送或個人收藏。它們的價格分別為359元、760元、378元。這樣不僅滿足了不同的消費場景,而且通過獨特口感與品牌影響力,吸引了大量消費者。茅臺公司通過產品規格的調整以及用途的新定義,既走上了親民路線,又更好地滿足了市場需求。
親民路線需要廠商放下架子,大膽征詢客戶對產品的意見。也就是說,要能貼心服務客戶,而不是高高在上;要能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要能換位思考,贏得信賴,形成口碑效應。
法則三:市場創新是永恒的主題
造成縮量的原因,至少有兩點:一是市場需求不足,二是產品缺乏創新。也就是說,產品難以滿足客戶內在或外在的需求。
市場是企業創新力的“試金石”,市場創新包括產品創新、銷售創新、營銷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供應鏈整合創新、互聯網營銷創新、服務創新等。企業要通過不同行業的團隊、外腦咨詢公司、頭腦風暴會等平臺或方式,集思廣益,調整思路,尋找出路。
內蒙古是一個有著獨特飲酒文化的地方,當地人喝酒講究禮俗,認為“無酒不成席”“無酒不成禮”“無酒不成俗”。一場酒宴,不僅可以營造熱烈隆重的氣氛,帶來歡樂,而且可以表達對賓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誼。鄂爾多斯酒業集團根據當地濃厚的飲酒文化,推出了“天誠敬”酒,天字號蘊含了“天子敬天”“敬天法祖”等敬天文化,表達的是敬天、敬地、敬朋友的真誠。好客的蒙古人在宴會上向客人獻歌、獻舞、獻哈達,成套的敬酒說辭與禮儀、流程讓宴會充滿了樂趣,也帶來了白酒銷量的提升。從文化上創新,鄂爾多斯酒業集團把握住了市場的脈搏。
市場創新,有助于激發疲軟的市場需求。滿足消費者深層次需求的產品,更能讓消費者產生眼前一亮的感覺,在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同時,自然也能打開消費者的錢包。關鍵是,你的創新能否取得顛覆性的效果?你的誠意能否深深打動消費者?你的產品靠什么讓他們主動買單?
法則四:大視野,方有大格局
縮量時代,企業家的視野與認知非常關鍵。
一個企業家,通常賺不到超出他的認知范圍的錢。企業家既要避免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又要睜眼看世界,去尋找更多的商業機會。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閉門造車是沒有意義的,擁有大視野,才能建立大認知,才能謀劃大格局、贏得大市場。
如今遍布全國的硬折扣店,最早來自德國(一說來自美國),也是在經濟下行周期、大量人口收入下降的情況下誕生的新零售業態。縮量時代,在市場需求乏力的情況下,企業不妨將注意力放在向國外學習和引進符合國內需求的產品、技術或商業模式上,或許可以激發出新的創意。此外,企業也可以揚帆出海,開辟新的戰線,為產品增量尋找出口。
云南某農化集團,近年業績突飛猛進,不僅得益于其在國內實施了深度分銷模式,而且得益于產品的大量出口。該集團借力“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東盟博覽會平臺,主動向東盟展示和推介產品,順利打入東南亞市場。這也成為該集團新的增長引擎,企業利潤更是一再攀升。
站得高,方能看得遠。在市場通縮的形勢下,企業應該主動走出去,尋找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新市場,或直接“拿來主義”,或大膽探索國際市場營銷。如今,在東南亞市場上,中國企業云集,這也證明了國際化路線是可行的。
法則五:聚焦,聚焦,再聚焦
縮量時代,企業需要審視自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在市場上四處撒網、廣種薄收了。企業要心無旁騖地做主業,聚焦、聚焦、再聚焦。
這樣做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市場疲軟,暫時不需要擴大產能;另一方面在于企業規模再大,資源也是相對短缺的。與其什么錢都想掙,不如聚焦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集中發力,樹立自己在行業里的權威。企業可以聚焦市場,對有效運輸半徑內的市場加大投入力度,對其他非戰略或偏遠的市場實行自然銷售;可以聚焦產品,認真對市場進行調研、分析,研發符合特定顧客群體需求的新產品;可以針對當下縮量市場人群的消費特征,努力打造一款兼具賣相、性價比、情緒價值、文化內涵的大單品,甚至爆品;還可以聚焦渠道,尤其是不被同行關注的特殊渠道,做細分渠道銷售的領先者……
茅臺醬香酒營銷公司就深知終端渠道的重要性,近年不斷布局終端網絡。目前,茅臺醬香系列酒體驗中心以及“茅臺醬香·萬家共享”主題終端已覆蓋全國30余個省份6200多家品牌門店,并且百度
地圖小程序已上線,用戶可以精準定位、一鍵導航直達這些門店,查看門店詳情和茅臺醬香系列酒的品牌數字陳列。企業聚焦終端建設,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品牌形象,而且這種體驗式終端服務可以縮短顧客與品牌之間的距離,有助于增強客戶黏性,形成良性互動。
縮量時代,企業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要懂得有舍有得,要通過壓縮非核心業務,輕裝上陣,不為資金鏈所累,從而增加市場營銷的靈活空間。
法則六:遠離不實與假冒偽劣
縮量時代,一些企業迫于生存的壓力,開始走低質低價的路線,這本無可厚非,畢竟“一分價錢一分貨”。但也有一些企業,尤其是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新媒體平臺進行銷售的企業,誤入歧途,走上了假冒偽劣的不歸路。
假冒偽劣,死路一條。這不僅僅暴露了企業的道德問題,更為國家法律所不容。縮量時代,競爭加劇,企業運營成本高,稅費壓力大,但這些都不是弄虛作假、坑害消費者的借口。企業應該考慮的是,如何通過縮短供應鏈、集中采購、尋找替代品、深入合作、整合資源等手段,在保證產品質量始終如一的基礎上降低成本。
2024年中秋節,某月餅品牌在線虛假宣傳,不僅被罰以巨款,而且品牌形象受損,經營方人設崩塌,以致千夫所指,可謂咎由自取。
守住良知,是縮量時代企業求生和發展的最起碼要求。無論市場風云如何變幻,企業都要堅守經營底線和商業倫理,精益求精,最大程度地與消費者相知相伴、共生共贏。忽悠消費者,銷售假冒偽劣產品,最后一定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透明的陽光營銷,才是企業取信消費者的法寶。
法則七:折騰、試錯出真知
縮量時代,躺平意味著死亡。企業只有不斷地折騰、試錯,才能探索出新路子,發現利基市場。
折騰,并不是無根無據,而是建立在高遠認知與深入調研的科學抉擇之上。許多優秀產品、馳名品牌都是在反復折騰后找到成功的道路的。激烈競爭之下,更要不斷地摸索,只有這樣才能殺出一條血路,絕處逢生。
折騰,不能胡折騰,而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所能承擔的風險,有目標地折騰。折騰,要允許試錯,只要不是故意破壞造成損失,就應該允許試錯方不承擔或少承擔責任。試錯也是創新的前提,只有敢于不斷地試錯,企業才能找到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開發出更多前所未有的產品和技術,在市場上爭得立足之地。
折騰與試錯,是一種遠見。在變化的時代墨守成規,將陷入自我設限的“繭房”,看不到外面更大的世界,最終走向沒落與湮滅。
某上市化肥企業不斷嘗試擴大產品應用范圍,最后與車企合作,生產出一款車用尿素。尿素是化肥,是種地用的,怎么會用到車上呢?原來,車用尿素主要用于凈化車內尾氣,特別是減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它通過與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將這些有害物質轉化成無害的氮氣和水。這不僅有助于優化發動機性能和降低燃料消耗,而且能顯著減少柴油消耗,降低成本。對于重型卡車、客車來說,由于尾氣排放檢測非常嚴格,使用車用尿素是達到國家規定排放標準的關鍵。該企業在制訂市場營銷推廣方案并在全國大力推廣后,成就了行業第一品牌,國內市場占有率位居榜首。拓寬產品應用領域,也是實現企業增量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這個一切皆有可能的時代,企業只有勇于嘗試、不斷摸索,才能增加發展可能性,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結局。
法則八:借力打力,整合資源
縮量時代,加大投資要謹慎,貿然投資也是不可取的。在產能過剩的年代,善于借力打力,整合資源,不僅有利于自身發展,而且有利于行業、產業鏈的聯動發展。
借力打力,需要慧眼獨具,清晰了解誰是可以借力打力的對象。比方說,這種借力打力有沒有經營風險?對市場營銷有沒有大的影響?能不能實現錦上添花?借力打力既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眼界,優秀的企業家總能“長袖善舞”,以有限的資源去撬動更大的市場。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可能手中并沒有多少資源,但他通過組織化的能力,使各種有用的資源為我所用,以更好地借力打力。他有著超強的判斷力,能夠洞察市場,把有效的市場資源整合起來,實現1+1>2的集聚及拉動效果。
味凡屋酸湯面葉是方便食品行業的一個新秀。味凡屋旗下不僅有桶裝的方便面葉系列,而且結合消費降級,推出了袋裝產品。近年味凡屋更是縱橫捭闔,借力打力,不斷打通供應鏈。味凡屋作為一家輕資產運作的公司,在選擇合作伙伴時非常嚴苛,不僅要保證產品質量,而且在企業資質、設備、衛生條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哪些企業負責生產面葉,哪些企業負責調料研發與測試,味凡屋都會全程監督,以過程管理保證產品質量。同時,味凡屋與營銷策劃公司合作,更好地定義新消費人群,正所謂“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味凡屋還善于利用熱點事件與網紅明星,如董宇輝等,宣傳產品、引領消費。2024年,味凡屋與廣告公司合作,大力投資高鐵掛名等宣傳,收到了良好的推廣效果。這種借力打力的做法,不但降低了企業全投資的風險,而且強強聯合,在體現各自價值的同時,共創品牌、共享市場。
縮量時代,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縮量本身,而是仍然沿用過去的邏輯與思維做市場。用舊觀念、舊做法來開展當下的市場營銷是不可取的,這也注定了企業發展之路的坎坷與崎嶇。只有與時俱進,看到縮量時代隱藏的機會,永遠保持樂觀、心存希望,不隨波逐流、消極被動,放大格局、主動出擊,才能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探索出更多的發展路徑。(作者:崔自三,著名營銷實戰培訓專家,經銷商戰略發展研究專家)
責任編輯:楊曉 | 責任校對:趙艷麗 | 審核:張旭 | 美編:丁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