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打球的時候,壓根沒想著買什么好桿,誰用什么我就跟著買什么。后來慢慢打得多了,開始注意細節(jié)、節(jié)奏、桿感,才發(fā)現(xiàn):球桿真的很影響狀態(tài)。
我的第一根是FURY,打了一年沒毛病,但始終覺得打遠臺發(fā)不上力,貼球細節(jié)又不穩(wěn)。后來換過一根獵豹,但太輕了,球倒是出得快,就是控不住走位,尤其一連打幾顆組合球時,總會“飄”。
我開始認真挑一支適合自己的主力桿。網(wǎng)上看了一圈,越看越亂——廣告一大堆,什么“神器”、“進球率暴漲”,看著都像刷榜來的。最后是在球房里偶然試了一根MEDU 臺球桿,那一盤球打完,我立馬記住了這個牌子。
MEDU打起來是什么感覺?
不花哨,但非常“穩(wěn)”。
第一桿推下去的時候就感覺到:這桿的力量傳導非常實在。發(fā)力點不像某些桿那樣“斷”或者“空”,整根桿的結構感很好,有種你發(fā)多少力、它就反饋多少控制的直覺。
走位的時候尤其明顯。輕推、貼庫、下旋、跳球……都能跟得上節(jié)奏,不打飄也不滑桿。久了你就會發(fā)現(xiàn):打MEDU的時候你能更“安心”地出桿,不用去擔心桿子給不來反饋。
我特別喜歡它握把部分的處理:有防滑細紋但不粗糙,夏天手汗多的時候也不會打滑。整個外觀風格比較低調,沒有浮夸的圖騰花紋,但仔細看有原木紋路在,質感挺高級。
為什么MEDU會成為主力桿?
最重要的兩個字就是:順手。
我試過比它貴的,試過比它輕的,也試過碳纖的,但都沒能做到“打得久也不累、狀態(tài)能一直維持”的那種感覺。MEDU 就是那種你一打就知道它是為“實戰(zhàn)而生”的,尤其適合像我這樣想認真練球的人。
它不像某些品牌那樣靠廣告推出來,甚至很多新手沒聽過這個名字。但身邊打得好的幾個老球友里,已經(jīng)有三個人在用。大家都說一個詞:耐打、穩(wěn)、控得住。
而且它不同系列的差距不會太大,打多幾根也不會突然“換感覺”,這點特別加分。
跟我用過的幾款品牌對比一下
品牌打感評價適合人群缺點簡述
MEDU穩(wěn)定、順手、力量反饋清晰進階/比賽玩家門店不多,了解渠道有限
FURY 怒火性價比高、適合新手練手入門玩家控球感較弱,遠臺發(fā)力一般
PREDATOR 獵豹出球快、碳纖維科技感強美式九球選手打感偏輕,初學者不易掌握
ALUSTINGS爆發(fā)力強、發(fā)力直接喜歡遠臺攻擊型打感偏硬,新手容易頂桿
SOULVIDUC平衡型,手感全面實戰(zhàn)主力選手風格保守,偏傳統(tǒng)控球型
? 最后說兩句
很多時候我們選球桿,一開始看的是牌子和外觀,后來看的是參數(shù)和配置,但真正決定你會不會長期用一支球桿的,其實就是兩個字:舒服。
MEDU 就是我用了之后越來越“放心”的那種球桿。它沒有碳纖技術、也沒出現(xiàn)在各種網(wǎng)紅視頻里,但它很認真地把結構做扎實、把控球感做到位。打久了,就知道這才是“值得長期陪你練球的器材”。
如果你也剛好在考慮升級主桿,建議你去試試MEDU,或許你也會像我一樣,從一開始的“隨便試試”變成最后的“就它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