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眾到底有多愛來中國“買買買”?以前中國制造在美國殺瘋了,現在中國制造永遠的神。
美國民眾不惜漂洋過海,到中國購買最正宗的物品,這一切都在特朗普大力加關稅之后。
無數美國人涌進了中國的地界,實現購物自由,一邊旅游、一邊shopping,根本停不下來。
最關鍵的是,中國不止免簽,還提供即退即買的服務,更加拿捏了美國人的心。
甚至中國制造火爆的同時,美國催生了不少“代購”,本以為是抽空賺外快,誰知另有目的。
那么問題來了,外國人在中國買買買有多瘋狂?“代購”的真實目的又是什么?
1. 沉迷中國“血拼”
25年真不愧是特朗普的受難元年,八百個心眼子全開,結果開了個寂寞,對全球加關稅,捅出了個大婁子,致使美國民眾生活的水深火熱。
通脹問題直線上漲,關稅額度的增加,導致生活成本翻了好幾倍,特朗普的終極幻想,被“刺頭”中國摔得稀碎。
不光沒有屈服,還越挫越勇,打的特朗普叫苦不迭,關稅戰一觸即發后,中國的免簽政策成為了“紅人”。
整整240個小時的免簽,給外國游客節省了一大筆開支,美國的不講武德在先,中國干脆拋出王炸“即退即買”。
曾幾何時,外國游客們買過東西后,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手續和冗長的等待時間,才能收到退稅。
但現在,不需要繁雜的過程了,只要購物一結束,立馬就能收到退稅通知,簡直不要太方便。
再加上,中國行的熱度橫掃外網,不少美國游客都領略過中國的風采,這項政策一出,令不少美國民眾蠢蠢欲動。
還有精于算賬的美國姐妹,仔細研究了一番賬單,赫然發現,跑去中國購物屬實太省錢。
畢竟加關稅之后,各種物價瘋漲,要想買100美元的東西,就得多掏一百多美元的關稅費,也就是說,往常100元拿下的東西,現在需要花兩百多。
再有錢也不是這個花法啊,美國民眾明顯不想當“二傻子”,但如果飛到中國的話,同樣100美元的東西,只用花80美元,因為退稅20美元。
哪怕飛中國的機票要800美元,但免簽啊,住宿也便宜的很,30美元就能實現住宿自由,環境還好得很。
加起來不到1000美元,有的人肯定感到疑惑,這也沒少花啊,可換個角度想,在中國又能玩,又能吃好喝好,買個幾百美元的東西,就能節省出1000。
這不路費住宿費全省出來了,買東西加跨國旅游一舉兩得,還不用當冤大頭,支付過多的關稅。
能算明白的肯定不是美國姐妹一個,很多美國民眾都算的明白,于是浩浩蕩蕩的“中國行”開始了。
一大批美國民眾搶訂中國機票,跑到中國來激情購物,完全沒有預算上限,完全是看到什么都想買。
往往買的胳膊都拎不動了,大包小包的招搖過市,不知道的以為進貨來了,不過,也差不多了。
在美國民眾看來,買的多省多,所以瘋狂“薅羊毛”上線了。
要問美國民眾都買些什么?那可是有的聊了,上到包包首飾、下到電器日常,幾乎你能想到的,沒有美國人不買的。
手機、掃地機器人、電視、平板、化妝品、衣服、鞋子,一系列能帶走的,美國民眾半點不含糊。
宛如蝗蟲過境般,“搜刮”著超市、商場,甚至有些還是全家出動,盡最大可能的包攬所有東西,每人手上全是鼓鼓囊囊的購物袋。
另外,中國制造質量出了名的好,價格多買多優惠,以至于美國民眾欲罷不能。
好似不要錢一樣,拼命的往購物袋里裝,由于美國民眾太給力,致使第一季度的退稅金額達到了上億元。
足以見得,美國民眾的購物金額有多高,當然“血拼”并沒有停止,依然穩步上升。
直接翻了幾百倍的百分比,特朗普估計要哭出聲了。
2. 美羊毛變“大冤種”
變身最佳助攻的特朗普,打死也想不到,親手給中國送了一大筆的訂單過去。
關鍵沒有任何手續費,關稅加了個寂寞,民眾們源頭進貨,誰還支付關稅啊。
當初中美互相彪關稅,直接達到了兩百額度,美國的進口價瞬間暴漲,民眾們購買起來,貴得沒邊。
可沒用啊,進口商要賺錢,只能將給出去的關稅,翻倍加在商品上,然后美國民眾悲催買單。
等于美國闖的簍子,全讓美國民眾自己收拾爛攤子了,俗話說得好,羊毛出在羊身上,美國民眾還算不上是羊毛,勉強是個購買羊毛的人,且花高價購買。
屬實不要太滑稽,如此離譜的場面,也就美國干得出來了,怪不得美國民眾不樂意,這事擱誰身上都不樂意。
對于美國的無休止加稅,美國自家人是反對的,最后吃苦的只有百姓,跟有錢人和資本沒啥關系。
完了美國想自己造吧,條件能力又不夠,只好回歸到進口的路線上,退一萬步來說,縱使稅額達到了兩百多,美國民眾購買中國制造還是很劃算。
因為美國制造實在是貴的不行,外加質量一般,講道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中國制造各方面完勝。
所以才會出現,大批美國人前往中國“進貨”的場面,主打一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就是不給關稅買單,特朗普大概為此焦慮的睡不著覺。
3. 目的“不純”
盡管前來購買的美國人很多,但更多的美國人無法走出國門,要工作、要照顧家庭、照顧孩子,但中國制造又缺不了,該咋辦?
“代購”出現了,來中國旅游的同時,幫沒空的伙伴代購中國產品,儼然變成了一種潮流。
不少美國民眾靠著代購,實現了財務自由,國內的美國人也足不出戶,用到了最地道的中國貨。
但話說回來,“代購”的主要目的不是為賺錢,而是不想給中間商錢,說白了,也不想交稅。
在美國消費是有消費稅的,但在中國不需要有這方面煩惱,省了不少錢,各種雜七雜八的錢都不用掏。
美國民眾能不喜歡嗎?與其給了美國政府,不如全花自己身上才是正道,這也是中國制造更加無敵的原因。
購物、旅游淪為了中國的熱門標簽,在國外殺瘋了,沒來過中國買買買的,似乎已經落伍了。
信息來源:
北京商報2025-04-17《美國人“反向代購”成風潮,4月外籍來華游客消費筆數和金額上漲》
極目新聞2025-04-15《“代購中國貨”火了,美國網友紛紛求購中國商品,“離境退稅”讓民眾開始算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