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等教育體系近年表現愈見卓越,在上星期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2026中,再次有5所大學打入百強,整體進步率達至最高水平。其中,香港大學更躍升6位至全球第11的歷史高位。港大校長張翔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等媒體專訪時表示,排名只是外表,學術才是香港高等教育的內功,“只有把內功練好,外表才能真正出彩。”他強調,“為中國而立”是港大的使命,期望能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推動香港成為全球人才留學、創新與研究的首選地點,“我們要為中國培養人才,也要為世界培養懂中國的人才。”
勿太著眼大學排名 聚焦內在學術發展
張翔在訪問中分享了在香港建設國際教育樞紐過程中港大的實踐與思考。他認為,大學排名的佳績,體現了港大在學術上的大幅提升,以及大學仝仁對精益求精的堅持,但強調不應太著眼于外在的排名信息,更需要聚焦大學內在的學術發展。對港大來說,引進多元化人才正是提升學術水平的關鍵,單在2024年,港大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20多名國際頂尖學者加盟。
自張翔出任校長以來,港大積極網羅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世界級精英學者,又推出“HKU 100”計劃,吸引新興領域中具突破潛力的杰出學者。他提到,以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為例,港大上榜學者人數,由2018年的15名,增至去年的53名,這說明了大學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校方亦會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鼓勵學者潛心基礎研究,推動源頭創新,進一步鞏固香港的學術影響力。
張翔表示,港大始終牢記百多年前創校時“為中國而立”的使命,會在“一國兩制”下依靠香港國際化的環境和特色,匯聚全球精英學者。過去5年,港大三度獲評為全球最國際化的大學,現時吸引來自94個國家或地區的學生,這種多元文化環境成為連接內地與世界的橋梁,推進香港于全球人才培育及科研創新的角色,為國家吸引和培養大量優秀人才,以實際行動助力國家建設教育強國的發展戰略。
談到未來發展,張翔表示,港大將借助在全球排名中的佳績,進一步支持特區政府“留學香港”品牌推廣。目前香港8所資助大學已開展聯合宣傳,制作全球播放的宣傳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歐洲、美洲及日本等地的推廣活動,歡迎全球優秀學子到香港學習,致力成為“中國的世界學堂”。
力推「香港國際開放科學實驗室」建設
張翔又透露,正推進“香港國際開放科學實驗室”的建設,主要聚焦三個方面:一是建設“人才蓄水池”,吸引頂尖人才在香港從事基礎性、原創性、突破性的科研工作,產生新的發明創造,使香港工業更加多元化;二是引領全球合作,尤其是在氣候變化、人類健康、癌癥及疫情等全球性課題上發揮領導作用;三是提升教育質量,引進人才培養頂尖青年和推動創新。
“希望我們的學生未來也能成為頂尖企業家,帶動香港經濟增長。” 張翔笑說。
編輯、審核:大可
版權聲明:本文由“TOP大學來了”綜合自“文匯報”,文章轉載只為學術傳播,如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修改或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