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
上海新能源車補電站內
首次出現了一種可以“掙錢”的新電樁
電車車主可利用富裕的電能
反向輸電至電網
按照輸出度數直接結算收益至賬戶
每度電可折合現金0.5元
臨近中午,記者在位于民府路上的充電站看到,不少車主正趁著午休時間過來補電。看到每度電都有返現的推廣介紹,就有車主躍躍欲試,準備嘗個鮮。
有新能源車車主說:“比如說我們自己家里有太陽能充電樁、太陽能板的,自己家里裝光伏的,那充足之后再過來放電,可能會有一定的利差。 ”
新能源車出租車司機說:“我們充電樁基本都是充電的,沒有遇到過可以放電進去的,我第一次碰到這種。 ”
具體操作上
和充電流程一樣
車主只需從電樁上取下接頭
連接車體
再從APP中勾選放電即可
從目前這款電樁的使用情況來看
其放電效率最高達到了70千瓦時
也就是說
放電10分鐘
便能有接近6元的收益
運營方介紹
試點設置充放電一體的電樁
主要是考慮到
進入用電高峰季后
希望發揮價格杠桿來緩解電網負荷
車網互動就是通過技術創新,讓電動汽車變身“移動充電寶”,不僅可以從電網充電,還可將電能反向輸送給電網。這一試點既能使普通車主獲得收益、降低用車成本,也有利于電網獲得充足電力、削峰填谷,還將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
據了解,今年4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9個城市和30個項目列入試點范圍。
此次公布的首批車網互動規模化應用試點名單包含上海、常州、合肥、淮北、廣州、深圳、海口、重慶和昆明9個試點城市和“北京市基于新型儲能的V2G車網互動協同調控試點項目”等30個項目。
截至2024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總量達到1281.8萬臺;各類充電運營商已超過1萬家。新能源汽車參與車網互動前景廣闊。
對普通車主來說,通過V2G技術向電網輸電可以獲得“真金白銀”的收益,降低用車成本。
此外,參與試點的地區將全面執行充電峰谷分時電價,力爭年度充電電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其中通過私人樁充電的電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時段,居民充電峰谷價差有望進一步擴大,可有效引導普通車主在低谷時段充電,降低充電成本。
車輛反向放出的電去了哪里?據了解,充電樁旁邊設有變壓器,電流經變壓器直接輸送到了城市主干電網。
目前
上海居民個人充電樁
在波谷時段電價約為每度3角3分
久事公交集團現代交通供電保障指揮中心經理胡施政介紹,12點到14點是作為尖峰時段,最大的利差現在按照尖峰時段的(充放電)利差,差不多是(每度收益)1元。
↘來源:新聞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