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跨入7月,車市熱度達到新高。 這兩天,車企紛紛公布6月銷量戰報,2025年上半年“期中考”成績也同步揭曉。
6月作為年中關鍵節點,既是上半年銷量的“收官之戰”,也是下半年市場走勢的“風向標”。從6月數據看,主流車企銷量表現分化明顯:比亞迪單月銷量突破38萬輛,穩坐全球新能源銷冠;吉利、廣汽埃安等傳統車企轉型加速,新勢力陣營則呈現“零跑領跑、理想承壓”的分化格局;小米等跨界玩家的大批量交付,更為市場注入變量。
這些數據的背后,既折射出消費者對新能源車接受度的持續提升,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車個人購車比例超80%,較2023年提升15個百分點,也暴露了行業深層次矛盾——當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波動、國際市場競爭加劇等多重壓力疊加,車企如何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制勝”?
頭部效應加劇,新勢力陣營分化
比亞迪的“統治力”再次刷新行業認知,6月單月銷量38.26萬輛,同比增長11.98%;上半年累計銷量214.6萬輛,同比增長33.04%,占全球新能源市場份額近30%。其成功源于三個關鍵因素,首先是技術護城河,刀片電池、DM-i混動技術持續迭代,覆蓋10萬-100萬元全價格帶車型,智能化功能的加速覆蓋也在賦能;其次,全球化加速,上半年海外銷量47萬輛,同比增長229.8%,巴西工廠投產推動本地化滲透;第三,供應鏈自主化,自研電池裝機量達134.5GWh,成本控制能力碾壓對手。
新勢力陣營呈現“斷層式分化”,零跑以連續4個月新勢力銷冠的姿態成為最大黑馬:6月交付48,006輛,同比激增138.65%,上半年累計22.17萬輛,完成年目標的44%。其成功依托“高性價比+精準迭代”策略:B01轎車預售定價10.58萬-13.58萬元,切入最大細分市場;C16改款上市11天即交付,創下新勢力產品迭代速度紀錄。
小鵬憑借MONA系列和P7+實現翻身,6月交付34,611輛,同比增長224%,上半年累計19.7萬輛,超去年全年總量。走量車型MONA M03單月銷量破萬,占品牌總銷量近50%,印證了15萬元級智能轎車的市場潛力。
反觀理想與極氪則陷入增長瓶頸,理想6月交付36,279輛,同比下降24.06%,上半年僅完成70萬輛年目標的29%。其增程式技術優勢被純電競品擠壓,亟待7月上市的純電SUV i8扭轉頹勢。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汽車近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預計今年二季度交付約10.80萬輛汽車,其此前發布的交付展望為12.30-12.80萬輛。從第二季度整體表現來看,4月交付3.39萬輛,5月交付4.09萬輛;6月前三周交付超2.51萬輛,環比5月有所下滑,這或許也是理想汽車調整交付展望的重要原因。對于下半年,即將在7月發布的理想i8和9月發布的理想i9無疑肩負著拉動銷量的重任。
極氪品牌銷量16,702輛,同比下滑16.93%,高端純電市場疲態初顯。小米汽車6月交付量超2.5萬輛,首款車型YU7上市即爆款,鎖單量48小時突破28萬輛,產能壓力成為關鍵挑戰。
傳統車企也在轉型加速,吉利新能源矩陣(銀河+極氪+領克)上半年銷量72.52萬輛,同比暴漲126%,6月占比集團總銷量52%。相應的,吉利集團也上調了官方銷量目標。2024年吉利的總銷量是217萬輛,原定的2025年271萬輛目標相當于同比增長25%。現在吉利則將全年銷量目標上調至300萬輛,在原定銷量目標基礎上上調約11%,相比2024年的銷量相當于要增長約38%。。
奇瑞新能源以7.16萬輛的月銷成績躋身前三,出口占比超40%。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車單月銷70,357輛,同比增73.8%,宏光MINIEV(參數丨圖片)家族貢獻主力,驗證下沉市場爆發力。
政策退坡技術內卷,如何全球化破局
政策紅利進入“精準調控”階段,2025年上半年,以舊換新政策成為核心驅動力:截至5月底,全國補貼申請量達412萬份,部分城市暫停申請觸發“末班車效應”。但下半年政策將轉向精細化投放:補貼節奏調整,國家發改委計劃7月下達第三批以舊換新資金,按月制定使用計劃,避免集中透支需求;B端市場擴容,廣汽埃安宣布將出租車業務獨立運營,昊鉑品牌專攻高端市場,應對網約車需求飽和;地方補貼退潮,深圳、上海等地削減購車補貼,導致2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承壓,理想、蔚來首當其沖。
技術競爭白熱化,車企紛紛押注下一代技術以建立壁壘:高壓快充與超充網絡,理想i8、小鵬G7均搭載800V高壓平臺,蔚來新增充電樁13,659根,自建充電量行業第一;智能駕駛軍備賽,阿維塔與華為合作車型ADS 3.0系統交付量破15萬輛,平均售價27萬元,驗證高階智駕溢價能力;增程與純電路線之爭等均成為車企的差異化路線。
全球化破局成第二增長曲線,中國車企出海從“試探”轉向“強攻”:本土化生產(比亞迪巴西工廠年產能15萬輛,泰國基地輻射東盟;長城上半年海外銷量16萬輛,俄羅斯市場份額達37%)、高端化突破(蔚來樂道品牌進軍德國,首月訂單破6,400輛;極氪9X技術將搭載寧德時代神行電池,直擊歐洲純電市場)、產業鏈外溢(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歐洲建廠,支持車企本地化供應,規避歐盟碳關稅風險)。
2025年新能源車市的“半年考”,既是比亞迪們的高光時刻,也是暫時失意者的預警信號。當價格戰邊際效應遞減,真正的競爭將回歸本質:能否以技術創新降低用戶成本、以場景化產品解決真實需求、以全球化視野開拓增量空間。交銀國際方面表示,國內車市下半年會有多款增混車型上市,全年新能源滲透率有望達55%,高速NOA搭載車型售價可能降至20萬元人民幣以下,車市競爭或加劇。而隨著小米YU7、理想i8等30余款新車密集上市,以及國家第三批以舊換新資金的精準投放,市場也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