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派內畫作品——登高圖
7月3日,記者從市文化和旅游局獲悉,“2025大運河非遺旅游大會暨河和之契:黃河流域、大運河沿線非遺交流展示周”期間,首批山東省非遺盲盒項目正式發布。此次發布的非遺盲盒精選了10項極具代表性的山東非遺項目,其中,淄博的魯派內畫、博山雨點釉燒制、琉璃燒制3項非遺項目入選,成為本次盲盒發布的一大亮點。
在這批非遺盲盒中,魯派內畫鼻煙壺中的“登高圖”作為超級隱藏款備受矚目。該作品由魯派內畫第四代傳承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張路華創作。從事內畫藝術工作30余年的他,如今已是中國內畫藝術大師、正高級工藝美術師。“登高圖”內畫鼻煙壺以泰山為主體,層巒疊嶂間,蜿蜒山路通向山頂,行人拾級而上,畫面展現出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魯派內畫以特制彎型毛筆,伸入口小如豆的壺內反向作畫,于方寸之間繪就大千世界,2014年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采用博山雨點釉燒制技藝的作品作為小隱藏款,同樣吸睛。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周祖毅獨創雨點釉與立粉彩陶釉融合技藝,其創作的雨點釉主人杯、小牛令人眼前一亮。雨點釉主人杯每一只都獨具風采,特殊的陶土與釉料能讓茶味更加柔和適口。雨點釉因釉中布滿形似雨點水花的銀色結晶而得名,以沉靜優雅的藝術風格被譽為“中國之奇、陶瓷之謎”;盛茶時金星熠熠,注水時銀星閃爍。這項技藝于2016年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此外,以琉璃燒制技藝制成的作品“赤璃星塵杯”也在盲盒中脫穎而出。該作品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孫云浩創作。“赤璃星塵杯”名字寓意獨特,“赤璃”點明其紅色琉璃質地,“星塵”形容金點在光照下的星爍質感,成品既有金石之堅,又含星辰之幻。琉璃燒制需在1400攝氏度高溫下進行,工匠運用吹、塑、展等老工藝,利用琉璃的流動性瞬間造型成器,盡顯工匠技藝之精湛。2008年,琉璃燒制技藝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此次山東省非遺盲盒的發布,不僅讓淄博的3項非遺項目以新穎有趣的方式走進大眾視野,更為非遺傳播開辟了新路徑,使非遺在現代潮流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魯網淄博新聞熱線:0533-3811076
責任編輯:劉宗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