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離開鄧州市二高中已經三十多年了,但那高中生活的一幕幕,至今仍然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里,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1991年秋,我懷著喜悅的心情,跨進了鄧州市二高中的大門,開啟了我的三年高中時光。走進學校大門,是一條長長的通道,兩側種著高大的雪松,雪松下面是一片綠植。通道后是一個旗桿,上面飄揚著鮮艷的五星紅旗。旗桿后面,就是那座白色的四層教學樓。當時在我的心目中,這四層教學樓都已是高大雄偉了。第四層東邊的那一個教室,就是我所在的班級——916班。
我們這個班稱為916班,也就是1991屆六班,這個班約有六、七十人。班主任是趙新曉老師,教數學,其他老師有語文老師韓松,英語老師王清華,歷史老師井鴻文,物理老師魯其坤,大部分都是年輕老師,充滿了青春活力。
教室在四樓最東頭,墻上張貼著勵志的標語。由于樓層高,下課后同學們大部分時間都沒有下去,只是站在樓道里,趴在陽臺上眺望一下遠方,放松一下自己。
教室的后面是幾排青磚瓦房,前排中間位置就是我班的寢室,有三間房,里面放有幾十張鐵架床,上下鋪,我由于不敢爬高,一直住在下鋪。
剛開始上學時,需要跑到離家八九里的鄧羅公路邊坐班車,到三孔橋下車后,到學校都是跑著去的。那時候從烈士祠往東到趙營,還是一條土公路,兩側都是大片的莊稼地。后來母親為我弄了一輛舊的自行車,車把已經生銹了,我記得是小舅新買了一輛自行車,這個舊的自行車閑置了,母親把它推了回來。從此以后,每次往返學校,我都是騎著這輛自行車上學去的。
那時候,基本上是一個月回一次家,過一個星期天,頭天下午到家,第二天下午就要趕到學校。其它的星期天,學校上午仍然上課,下午給學生們半天時間自由活動。我沒有事時,都是一個人到東邊的湍河堤岸上去散步,放松一下自己的心情。
校門外東邊有一個報刊亭,我由于喜歡文學,經常去購買自己最喜愛的《中學生閱讀》雜志。這本雜志是月刊,基本上每期下來后,我都要去買一本,回到教室就津津有味地讀起來。畢業后,我把這些雜志合訂起來,集了厚厚一摞子,一直保存到今天。
高一、高二時,我是班里的生活委員,主要負責班級和學校清潔區衛生打掃工作。每天早晨下課后,我都要給輪到打掃的同學們交待一下,當時覺得這太麻煩了,難道同學們不會自覺輪流打掃嗎?當然,也有自覺的同學不需要我提醒,但這畢竟是少數。現在想想,能為班集體做一份貢獻,不應該感到高興嗎?有時候,學校也組織各班的生活委員,對每個班級清潔區的衛生情況進行打分。在高二下學期,還給我發有一份1992至1993年度下學期鄧州市二高中各班班主任和班干部一覽表,至今我還保存著。時隔三十多年再看這張表,覺得彌足珍貴,現在母校正在征集文物史料,我準備把它捐獻給學校吧。
學校高一共有六個班,沒有進行文理分科。高二分為四個理科班兩個文科班,高三時兩個文科班合并為916班,另外915班為復習生班,仍為兩個文科班。我喜愛文史,上的是文科班。整個高中三年,我都一直在916班。這個班,由于文理分科和班級合并,每年同學們進進出出,都有不同的變化。高二進行文理分科,這個班和915班都是文科班,有的同學選了理科,進了其他班級,又來了一些學文科的新同學,班主任是魯其坤老師。高三時,915和916兩個班合并在一起,組成一個新的916班,這是個學文科的應屆班,大約有130多人,班主任是常德年老師,教語文,一個非常有名的優秀教師。
三年中,教過我的老師很多,除了對三位班主任印象深刻外,其它的老師中,印象深刻的還有教英語的王清華老師、教語文的韓松老師、李鯤峰老師,教歷史的井鴻文、楊欽剛、井子先老師。王老師教英語,上課經常讓同學回答問題,每逢她上課,我都要認真聽講,生怕她提問住我不會,有時偏偏被她抽住了,我都能回答出來。我感到王老師對我有些偏愛吧,抽住我的次數總要多一些。也可能我喜歡歷史吧,所以對三位歷史老師印象比較深刻。楊老師是講世界史的,感到他知識很淵博,世界大事在他心中,信中拈來。井子先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的文字寫得很工整,剛勁有力,近年來井老師寫了一本書叫《老弦雜談》,我也經常翻看,總會勾起我無盡的回憶。
整個高中三年,學習是緊張的,節奏是有條不紊的。由于是重點高中,錄取的都是全市優秀的學生,大家都擰足了勁,整天埋頭學習,課外活動很少,一個星期只有一節或二節體育課,大家才可以到操場上放松一下,只是學校的體育生們,經常在操場上鍛煉,操場上經常閃躍著他們那生龍活虎的身影。
我們這個班學生畢業時,沒有照畢業像,具體為什么,我也不清楚,可能學生太多,一百三十多人,不太好組織吧,現在想想也真是遺憾,但我們趙集籍的同學,在一起照有一張合影,至今我還保存著。另外,我和一些比較要好的同學,也照過幾張合影,留下了那個時代的印記。畢業后由于天各一方,大多數同學都沒有見過面,都在為工作和生活忙碌吧。
母校現在留給我的有意義的實物,是保存了以下四樣東西:一是學校發的校徽,二是油印的一份共青團的歷史和基本知識,三是一份1992年至199年下學期各班班主任和班干部一覽表,四是一個泛黃的高一時寫的作文本。前三個,由于校史館正在征集文物史料,我準備捐獻給學校,后一個作文本我準備整理一下,為什么我會保存這個作文本,這源自于我的一個文學夢想吧。
青春是一部太倉促的書,高中的三年時光是這本書中的一章,匆匆忙忙,一晃而過。那時候的高中生,沒有校服,沒有拉桿箱,沒有父母接送,也沒有雙休日,過的是獨立自主的生活。但記憶是永久的,印記是永存的。如果時光能夠重來,我還真想再讀一次高中,這里,有我的青春,有我的夢想。
二高,我的母校,你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作者:劉夢樓,鄧州市作協會員。從小熱愛文學,愛好寫作。工作之余,偶記一些生活點滴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