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幾天北京空氣濕度很大,有點北方“桑拿天”的味道。今天準備寫兩篇文章,第一篇說點輕松的話題——為什么即便是在某個專業領域非常厲害的人,也可能被自媒體信息誤導呢?
2)我這幾年仔細思考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兩個原因:第一,當我們說一個人厲害的時候,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這個人在某個專業領域厲害,一旦跳出這個專業領域,在其他領域,他的判斷力就會直線下降到跟一個普通人一樣的水平。舉個例子,一個頂尖航空發動機專家,當他看到有自媒體說,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是阿塞拜疆人,而伊朗主體民族是波斯人,因此,伊朗跟中國滿清一樣,是“小族臨大國”,他也是沒有絲毫判斷力的。但是,真正對伊朗了解的人都知道,阿塞拜疆人早就融入了伊朗社會,跟伊朗主體民族波斯人之間沒有什么矛盾,而哈梅內伊本人也從來不宣揚自己的阿塞拜疆人身份。
3)我前段時間實際上已經駁斥過一些關于伊朗的“暴論”,感興趣的可以看看。()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再次查了哈梅內伊的背景。根據目前的公開信息,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從未公開宣揚過自己是阿塞拜疆人,背后的原因分析如下:
伊朗的民族政策:伊朗的身份證和戶籍管理不設民族身份識別,官方淡化民族身份認同。伊朗強調的是伊斯蘭認同和國家認同,而非單一的民族認同。
哈梅內伊的個人背景:哈梅內伊的父親是阿塞拜疆人,母親是波斯人。他從小接受的是波斯語教育,成年后也主要使用波斯語。他的宗教和政治活動主要圍繞伊朗的什葉派宗教體系展開,其身份認同更傾向于伊朗國家和什葉派宗教。
伊朗社會的民族關系:伊朗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阿塞拜疆人和波斯人之間并沒有明顯的矛盾,而是和諧共處。哈梅內伊作為最高領袖,其權威更多地來源于他的宗教地位和政治能力,而非民族背景。
因此,哈梅內伊從未公開宣揚自己是阿塞拜疆人,這既符合伊朗的民族政策,也符合他自身的身份認同和政治角色。
4)第二,在自媒體時代,一些流量很大的自媒體,都有一個特別“?!钡牡胤?,這個“?!钡牡胤讲⒉辉谟谒膶I性——實際上,越是專業的自媒體,受眾越窄,流量相對越少,而在于它在形式上的邏輯高度自洽。用大白話來說,就是外行人看這些自媒體,會覺得他們說得“特別有道理”,“特別有說服力”。很多人其實并不明白,聽起來“很有道理”“很有說服力”,并不等于專業性就一定高。很多時候,只是因為你的認知局限,你發現不了他內在的事實錯誤和邏輯漏洞而已。
5)今天,我看到有朋友在轉發一個外交學碩士在“知乎”上寫的關于南航吉林分公司傷人事件的分析。他的核心觀點就是,這個刑事案件的背后原因是,大量“二代”涌入飛行員隊伍,導致很多沒有背景的飛行員受到打壓和排擠,這起事故看似是簡單的同事傷人事件,背后是整個民航體系出了問題。我完整看了他的分析,不得不說,這個人文筆簡潔、流暢,形式邏輯高度自洽,讀起來一點都不累,理解起來更不累,在關鍵時刻,打著反特權的旗號,非常自然地調動起了讀者的情緒。這非常符合我們說的“知乎體”。
6)我看完之后,卻是滿頭問號。第一,一個外交學碩士,分析起民航的內部問題,卻能說得頭頭是道,只有兩種可能,他是一個“天才”,或者,他在編故事。從常識出發,要了解一個行業的內部運作,是有非常高的門檻的。即便是行業內部人士,也有很多情況不了解的,怎么一個外交學碩士,完全沒有在這個行業工作過,就能把一個如此復雜、如此重大的事情說得頭頭是道?我相信天才,同時,我更相信天才是很少的,“知乎”上的流量大V是“天才”的可能性很低。那個人之所以敢于跨行把一個非常復雜、非常重大的問題說得頭頭是道,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天才,而是因為他在網上“收集材料編故事”的能力特別強。
7)第二,一個幾天前才剛剛發生的刑事案件,警方都沒有公布詳細的作案動機,一個遠在千里之外,每天在網上“編故事”的人,竟然能把案件的來龍去脈甚至是背后的深層原因,都說得清清楚楚,這可能嗎?從常識出發,我依然不相信一個外交學碩士有這么大的本事,歸根到底,還是他編故事的能力比較強。
8)在自媒體信息滿天飛的時候,怎么才能避免被騙?我一直有一個建議,那就是認真看一下信源,甚至可以說,信源比信息本身更重要。一個出租車司機跟你談論國際大事,他說得再頭頭是道,你能信嗎?他不過是每天在路上,聽廣播新聞聽多了而已,你難道還真的能把他當做一個國際問題專家?多年來,我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對于任何自媒體信息,我先看信源,再去判斷信息質量。一個飛行員跟我聊民航內部的事情,我都要打著折扣去聽,因為,即便是飛行員,他也不是對民航內部所有領域、所有問題都很清楚,更別說一個外交學碩士跟我聊民航內部的事情了,他不過是把道聽途說的信息整合一下再次兜售而已,你信他的,年都會過錯。簡單來說,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專業的人,說專業的話,反之,不專業的人,他說的話再頭頭是道,你也要打著折扣去聽。
9)除了看信源,還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自己去核實一下?,F在各種大語言模型滿天飛,要核實一個問題,非常簡單,你對著“豆包”或者是“元寶”問一嗓子,它立馬給你答案,雖然有時候它們的回答也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是,這種依靠大量資金、技術和人才創造出來的東西,肯定比那些“跨行偽專家、偽天才”要靠譜得多。
10)最后, 我們很多人容易被自媒體信息所騙,關鍵還是缺乏一種獨立思考的習慣,一種批判性思維,一種隨時隨地去核實、去驗證的習慣。人家說什么,你就信什么,聽風就是雨,其實,也是一種習慣。要想少被騙,那就多養成前一種習慣,早點打破后一種習慣。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如有冒犯、得罪之處,提前致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