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蘭高地硝煙未散,特朗普、內塔尼亞胡與敘利亞新強人沙拉的三角棋局悄然落子,德黑蘭被推上斷頭臺。外媒爆料,說以色列準備7月7日訪問美國。然而在7號白宮密會前夕,特朗普突然簽署行政令,解除對敘利亞長達數十年的經濟制裁。美國財政部高調宣稱此舉將“激勵全球資本進入敘利亞重建”。與此同時,以色列高級官員突然承認:以敘兩國正進行高級別安全磋商,目標直指關系正常化。
同一時間,敘利亞民航部門宣布將在大馬士革和阿勒頗修建新機場,世界銀行火速批準1.46億美元電力重建貸款。如此“巧合”的連環動作,恰為內塔尼亞胡的第三次白宮之行鋪設紅毯——一場針對伊朗的絞殺聯盟正在形成。
特朗普簽署解除制裁行政令時,特意強調支持“穩定、統一、與鄰國和平共處”的敘利亞。字里行間卻暗藏玄機:美國繼續維持對“伊朗代理人”的制裁,并重新評估敘利亞的“支恐國家”標簽。以色列外長吉德翁·薩爾同步吹響外交號角。他高調宣布要將敘利亞納入《亞伯拉罕協議》框架,實現關系全面正常化。敘利亞與以色列這對宿敵的秘密談判已持續數月,內塔尼亞胡的資深顧問羅恩·德默爾正在華盛頓敲定細節。
需要指出,以色列這次訪美,內塔尼亞胡此行絕非是西方媒體鼓吹的什么“單純和平使命”。就在訪美消息曝光當天,特朗普政府閃電批準5億美元軍售,7000多套精確制導炸彈套件直奔以色列。美國國務院宣稱此為“維護以色列自衛能力”,卻對加沙未停戰、伊朗威脅未解的現實視而不見。
這場軍售背后,也多少藏著特朗普的難言之隱。他此前高調宣布美軍“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但國防情報局內部評估顯示:核心設施未被完全摧毀,伊朗濃縮鈾產能僅損失90%。牛皮吹破的總統急需內塔尼亞胡配合演出“勝利秀”。而早些時候,哈梅內伊宣布伊朗“戰勝美國”的言論,更是早已激怒特朗普,他在社交平臺反擊稱:“哈梅內伊明知自己在撒謊”。這種公開罵戰恰恰暴露雙方積怨已深,毫無轉圜余地。
面對絞殺,伊朗陷入空前孤立。伊朗外長阿拉格齊斷然拒絕恢復核談判,關閉最后外交窗口。革命衛隊公布的數字更暴露其虛弱本質:與以色列的沖突中僅56名士兵死亡,與以方宣稱的“摧毀80%防空系統”相去甚遠。
而特朗普解除敘利亞制裁的匕首,狠狠刺入伊朗脊背。敘利亞曾是伊朗最堅定盟友,如今新政權不僅驅逐伊朗勢力,更與以色列暗通款曲。伊朗耗費數十年構建的“抵抗軸心”正在崩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