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的鈴聲已經過去,一千多萬考生開始迎來下一個關鍵節點:志愿填報。這對于很多普通家庭考生來說,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
但大家知道嗎?有些專業看起來高大上,或者很好就業。實際上未來工作不僅辛苦,薪資待遇還不高。
本就是想要借著高考來改變命運,不成想是從一個火坑,跳進了另外一個火坑。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看似美好,實則痛苦的專業。
幸福感“最低”的10個專業,看似美好實則壓力大工資低,謹慎報考
護理專業:護理專業學生從入學起就明白,等待她們的是三班倒的日夜。一線城市轉正后5000元出頭的工資,扣完五險一金僅剩四千多。
面對的病人五花八門,痛哭不配合的孩子,不能自理的老人,蠻不講理的家屬。關鍵護士雖然理論上和醫生平等,但不公平待遇沒少受。
幼兒教育:不僅每天要承受一群孩子的哭鬧和家長的投訴,還要面臨失業的風險。隨著孩子越來越少,學前教育的畢業生,擠破腦袋想考上公辦幼兒園編制,奈何名額太少。
數字勞工:全媒體運營師(新媒體小編)作為2020年國家認證的新職業,聽起來充滿互聯網光芒。但現實中卻是24小時在線的數字民工。
凌晨追熱點、每天產出數十條內容、閱讀量不及格就扣薪,某平臺招聘顯示,該崗位離職率高達45%。
土木和地產:十年前土木工程還是擠破頭的熱門專業,如今工地上的安全帽卻成了“又土又木”的象征。
房地產下行讓設計院大量裁員,畢業生不得不忍受,工地板房的簡陋環境,帶著圖紙在塵土飛揚的施工現場穿梭。
同樣煎熬的還有市場營銷專業的房產銷售,招聘時許諾的“無責底薪+高提成”,最終變成完不成業績就淘汰的殘酷規則。
電子商務和信息科學:聽起來高大上,最后成為內容審核員的機會很高。大廠審核員表示:“連續看3小時虐童視頻后,我跑到衛生間嘔吐”。由于長期心理創傷,該崗位平均在職時間不足18個月。
工商管理專業:幻想成為企業高管,最后卻可能是外賣小哥,快遞小哥,最好的去處就是在酒店培養“自己”,和普通員工一樣往上熬。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聽起來高大上,但最后很可能就是個客服,或者線上接線員。畢業生表示:“我學社會學是為了研究社會結構,現在每天聽200個‘喂喂喂’”。
機械專業:工科類的專業,不管學校有多好,最后都避免不了下車間的命運。學校層次沒那么高的學生會更辛苦,對女生極其不友好。
筆者寄語:
看了之后大家是不是覺得很困惑,那學什么呢?其實任何專業都有適合的人群,比如工商管理,雖然對普通學生來講是個坑,但如果剛好你家有企業,那就如魚得水。
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實在沒有,再考慮當下熱門專業,比如同樣是醫學類,口腔醫學就比護理要好很多。
專業幸福感的本質,是付出與獲得的平衡,如果考生很喜歡和老人相處,或者喜歡小朋友。那夕陽紅類的專業,和幼兒教育就剛好合適。
希望同學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定位,被人的幸福感高低,和自己沒有直接關系,卻可以成為一個借鑒,看見了弊端之后,仍能堅定選擇,就是真的喜歡和熱愛。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