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消息,美國揮舞著“對等關稅”的大棒,在全球貿易舞臺上掀起了一場風暴。今年4月初,特朗普政府單方面宣布對貿易伙伴加征關稅,并設置了一個90天的暫停期——7月9日就是截止日。這個期限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讓各國神經緊繃。隨著倒計時臨近,一些國家開始動搖,試圖用妥協換取喘息。但中方絕不會坐視不管。就在最近,商務部火速發聲,通告全球:任何國家若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向美國低頭,終將自食其果。這不僅是警告,更是一場捍衛公平正義的宣言。
歐盟的處境尤為微妙。面對美國關稅威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出人意料地向美國科技巨頭伸出了橄欖枝。她承諾,蘋果、谷歌等公司將在歐盟《數字市場法案》的實施中獲得發言權。這部法案可不是兒戲——它旨在遏制大型平臺的惡性競爭,規定年營業額超75億歐元、市值不低于750億歐元的“看門人”企業必須遵守特定義務。今年4月,歐盟已對蘋果開出5億歐元罰單,對Meta處以2億歐元罰款,強硬立場一度令人欽佩。但如今,馮德萊恩的讓步被視為向特朗普政府“服軟”,甚至可能暫緩執行法案。奧地利《標準報》直指這是“前所未有的倒退”,歐洲政界和商界瞬間炸開了鍋。
歐盟(資料圖)
中方的回應來得迅速而有力。商務部在6月28日明確表態,美國推行的“對等關稅”是赤裸裸的單邊霸凌,嚴重沖擊了多邊貿易體制和國際規則。中方一貫反對這種蠻橫做法,并強調只有堅定捍衛原則,才能真正維護自身權益。發言人毫不含糊地指出:中方樂見各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分歧,但如果任何國家試圖踩著中國利益去換取美國的“恩惠”,中方絕不接受,必將堅決反制。這不是空洞的威脅,而是基于歷史教訓的清醒判斷——當大國以強權凌駕規則時,妥協者只會淪為犧牲品。
歐盟內部的撕裂,更暴露了屈服的危險。歐洲議會議員馬庫斯·費伯憤怒地警告:讓美國企業參與制定規則,等于把《數字市場法案》變成“鈍劍”,這涉及主權問題,荒謬至極。奧地利綠黨數字化發言人蘇萊曼·佐爾巴更直斥這是“屈服”,只會助長特朗普的勒索氣焰。連“歐洲初創企業網絡”組織也發出公開信,表達“深深的擔憂”,強調妥協會讓歐盟法律淪為笑柄。這些聲音揭示了殘酷現實:當國家在強權面前彎腰,國內共識將崩潰,最終受害的是普通企業和民眾。歐盟的掙扎,恰恰印證了中方通告的預見性——為虎作倀者,必遭反噬。
歐盟(資料圖)
如果各國繼續向美國低頭,后果將不堪設想。歐盟的妥協看似是權宜之計,實則打開了潘多拉魔盒。特朗普政府已經嘗到了甜頭——美國企業持續施壓,要求政府干預《數字市場法案》,而馮德萊恩的退讓無異于鼓勵更多政治勒索。中方指出,這種做法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讓弱小國家陷入被動。想想看:一旦規則被強權改寫,全球供應鏈將混亂,中小企業首當其沖。中方呼吁各方“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正是基于這種遠見。單邊主義是條死胡同,只有團結捍衛多邊體系,才能避免集體沉淪。
中方的立場并非孤立無援,而是對全球公義的堅守。商務部強調,實踐已證明,屈從于霸凌只會讓自身權益受損。中方通告全球的舉動,猶如一記警鐘:貿易戰中沒有贏家,犧牲他國利益換取的“減免”,不過是鏡花水月。歐盟的案例就擺在眼前——罰款5億歐元和2億歐元的決心,本是捍衛公平的壯舉,卻因恐懼關稅而動搖。這種短視行為,只會讓特朗普政府得寸進尺。中方堅決反制的承諾,是為所有受壓迫國家發聲:正義不容交易,規則必須守護。
馮德萊恩(資料圖)
隨著7月9日逼近,世界站在了十字路口。中方通告的核心很清晰:為虎作倀者終將自食惡果。歐盟的妥協風波警示我們,向強權低頭不僅損失主權,更會引發內部動蕩。中方呼吁的“公平正義”,不是空洞口號,而是全球貿易的基石。各國若想真正保護自己,就該團結起來,拒絕任何單邊勒索。歷史總是公平的——那些助紂為虐的國家,終會嘗到苦果。而中國,正以堅定姿態守護這片混亂中的燈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