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政壇這場風暴來得猝不及防,仿佛一夜之間,家族恩怨、國家博弈、邊界爭端、金融丑聞層層疊加,交織成一張撲朔迷離的權力之網。
前總統杜特爾特尚在海牙國際刑事法院羈押未出,女兒、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卻已身陷彈劾危機,政治命運岌岌可危。
與此同時,中國針對一位極端反華的菲律賓政客果斷出手,發布制裁令,禁止其進入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引發各方高度關注。
這不僅是一場單純的政治清算,更像是一場家族與國家命運交織的大戲,在菲律賓政壇上演得淋漓盡致。莎拉、托倫蒂諾、馬科斯,每一個名字背后,都是暗潮涌動的權力角逐。
中國的出手,更像是一記警鐘,在菲律賓政客耳邊響起。時間回到2024年2月5日。菲律賓國會眾議院正式啟動對莎拉·杜特爾特的彈劾程序。
一口氣集齊了215位議員簽名,幾乎清一色來自現任總統馬科斯的支持陣營。這場彈劾行動聲勢浩大,指控內容涵蓋“濫用資源、貪腐、對華態度軟弱”等,真假難辨,卻殺氣騰騰。
莎拉并非等閑之輩,她并未坐以待斃。早在6月10日,莎拉的律師團隊便將彈劾合法性問題呈交最高法院,試圖以憲法為盾阻擋彈劾之鋒芒。
根據菲律賓憲法,同一官員在一年內只能被彈劾一次,而此前的嘗試已告一段落。莎拉據此主張檢方的新動議為違法無效。
然而時間并未站在她這邊。6月24日,莎拉正式向參議院彈劾法庭遞交駁回申請,但僅三天后,菲律賓檢方迅速反擊,提交正式文件要求全面審判。
文件措辭嚴厲,指控莎拉犯有挪用公共資金、煽動叛亂,甚至“威脅刺殺總統馬科斯及其家人”等重罪,聲稱“沒有人可以凌駕于法律之上”。
7月2日原定為參議院繼續審理的日子,但由于莎拉團隊提出合憲性爭議,程序暫時被凍結,整個彈劾案陷入膠著。最高法院是否受理,又將如何裁定,成為決定莎拉命運的關鍵所在。
此時的莎拉,面臨的不僅是法律攻防,更是政治搏殺。彈劾案的主要發起人,正是總統馬科斯的親兒子,而眾議長則是其表弟,一家人聯手圍攻,意圖昭然若揭。
在菲律賓這個充滿家族政治色彩的體系中,彈劾不僅是法律程序,更像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權力清場。莎拉并非孤軍奮戰。
在剛剛結束的中期選舉中,杜特爾特家族在棉蘭老島的選舉成績斐然。前總統杜特爾特盡管身陷海牙,仍高票當選達沃市長,而其子女與孫輩也均在達沃市議會、國會等要職中勝出。
這一切為莎拉提供了堅實的政治緩沖帶,也讓馬科斯陣營的清算計劃并非易事。參議院中,5位新當選的親杜特爾特派議員成為關鍵少數。
根據憲法,彈劾定罪需參議院三分之二支持,而杜特爾特陣營目前所保有的席位已接近阻止彈劾的底線。只要這五人不倒,莎拉的副總統席位就暫時無虞。
莎拉本人也在尋求轉型。她不再僅僅是“強人之女”,而是開始嘗試塑造“制度派代表”的形象,強調法治和獨立外交。
6月底公開發言中,她罕見地批評馬科斯的外交政策,指出“菲律賓不應在中美之間選邊站”,反對部署美國中導系統,呼吁修復與中國的關系,并強調“南海分歧不是中菲關系的全部”。
這番話擲地有聲、直擊要害。莎拉言下之意再明顯不過:馬科斯一味親美的做法,不僅讓菲律賓成為大國博弈的前沿陣地,也正在葬送中菲多年辛苦建立的合作基礎。
這不僅是一次外交立場的表達,更是一次對馬科斯政策的正面回擊。就在莎拉發表這番言論的次日,2025年7月1日,中國外交部宣布對菲律賓前議員弗朗西斯·托倫蒂諾實施制裁。
制裁范圍包括禁止其進入中國內地以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這一消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迅速在菲律賓政壇引發強烈震動。
托倫蒂諾是何許人也?這位老政客在菲律賓政壇摸爬滾打多年,早年緊跟阿羅約,后又投靠杜特爾特,如今轉向馬科斯,是一位典型的政治變色龍。
他近年高調推動所謂《海洋區域法》,試圖通過國內法將中國南海島礁納入菲律賓“主權范圍”,惡意挑釁中國底線。
更甚者,在2025年中期選舉期間,托倫蒂諾更是在國會多次炒作“中國間諜”、“中國干預選舉”等荒謬言論,聲稱中國大使館通過本地企業操控輿論、影響選票。
這些言論不僅毫無根據,更煽動民族情緒,嚴重破壞中菲人文與外交關系。中方此次制裁,顯然是一次“點對點”的精準打擊。
既是對托倫蒂諾惡劣行徑的懲罰,也是向所有菲律賓政客發出的強烈信號:“誰膽敢肆意挑釁中國主權,誰就要為此付出代價?!?/strong>
這也讓人不禁思考,為何中方此時出手,又為何選擇托倫蒂諾作為目標?除了其反華行為外,更深層的原因,是馬科斯家族背后隱藏的金融秘密。
有傳言稱,馬科斯家族在香港某銀行設有大量賬戶,用洗白來路不明的家族財富。中方這一招封堵入港之路,等于精準敲打馬科斯陣營的命脈。
一旦香港金融監管機構順勢凍結可疑賬戶,馬科斯家族的秘密財富便可能遭到曝光,屆時不僅洗錢之路被斷,連帶政治信譽都將徹底破產。
這是一場多線交鋒的博弈。內政方面,莎拉的彈劾案牽動整個杜特爾特家族的命運;外交層面,托倫蒂諾的被制裁則是中方對菲律賓親美立場的有力回應。
兩者雖表面無關,實則密不可分,皆是圍繞中菲關系與家族政治的博弈焦點。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馬科斯政府試圖通過炒作“愛國主義”、“中國威脅”來拉攏選票。
中期選舉結果卻給予了當頭一棒。反華情緒并未轉化為選票紅利,莎拉的支持率不降反升,馬科斯反而聲望下滑,這說明民眾并不盲從煽動,而是更看重國家利益與社會穩定。
眼下的菲律賓,正站在十字路口。一方面是以莎拉為代表的理性派,主張中立外交、恢復中菲互信;一方面是以托倫蒂諾為代表的激進派,操弄民族主義,圖謀一己之利。
兩種路線的較量,正決定著菲律賓未來的走向。中方的立場已然明確:不再姑息、精準出手,誰破壞中菲合作,誰就要承擔后果。
對于愿意推動合作、保持理性聲音的政客,中國依舊敞開懷抱。這是智慧與力量的結合,也是主權與尊嚴的堅守。
未來風云未卜,莎拉能否挺過彈劾風暴?杜特爾特家族是否還能延續政治影響?馬科斯又是否會調整外交策略?一切都尚未塵埃落定。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不會坐視不理,更不會被別有用心者牽著鼻子走。在這場復雜的多方博弈中,中國的態度堅定、行動果敢,已然成為決定南海局勢走向的關鍵力量。
“殺雞給猴看”的智慧,在此刻顯得格外深遠。菲律賓政壇的每一次風吹草動,都已與中菲關系緊密相連。風暴之下,誰能穩住陣腳,誰就能掌握未來。
信息來源:
[1]中國為何對托倫蒂諾動真格?|北京觀察 直新聞
[2]散播涉華負面言論,干擾破壞中菲關系,中國制裁菲律賓反華政客 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