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剛培養好的人才,轉眼就跑了?”
6月28日,國內發生一起痛心事件,引起不少網友的熱議。
兩名清華大學的頂級ai領域專家,選擇前往美國效力。
而他們要去的企業是英偉達,英偉達則是一個美國科技公司。
那他們為什么要選擇出國,加入英偉達會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嗎?
6月28日,美國加州的英偉達總部大樓下,創始人黃仁勛特地抽出時間來到一樓。
他的身旁,站著兩個華人,他們都畢業于清華,且都是ai領域的頭部科學家。
隨后,在海外互聯網上,出現了一張極其有含金量的照片。
這張照片正是黃仁勛與焦劍濤和朱邦華的合照,焦劍濤特地發布推文。
推文中,焦劍濤說明將會加入到英偉達,未來會為英偉達的人工智能領域進行前沿開發。
而朱邦華的推文則更加明確,他稱自己將會擔任英偉達的首席研究科學家,之后會主要進行ai的模型訓練工作。
能讓黃仁勛在百忙之中親自下場去聘請的兩個人才,自然不會是一般人。
光是焦劍濤的成績就非常亮眼,他在清華就讀期間,獲得了清華大學的特等獎學金。
眾所周知,能進入清華的是鳳毛麟角,能在清華展露鋒芒的更萬里無一。
可想而知,焦劍濤的實力有多強。
而在清華本科畢業之后,焦劍濤就前往了斯坦福大學留學,拿到了電子工程系博士學位。
朱邦華同為清華畢業,也是在畢業后選擇留學,最終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學校拿到博士學位。
光從兩人的履歷上,我們不禁有一個疑惑,這么頂級的人才怎么就愿意去英偉達呢?
然而在仔細了解了英偉達之后,我們就可以發現其中的關卡。
英偉達身為美國科技公司,早早就掌握了世界最頂端的人工智能芯片技術。
而這個科技公司的市值,直到目前都是全球第一,甚至前陣子剛破新高,未來一片可期。
英偉達背靠美國,在整個世界的人工智能領域,英偉達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
對于不少ai領域的科學家來說,能在這里埋頭研究無異是一個夢想。
而且在最近幾年,英偉達也有意識的調整了自己的公司戰略方向,多次收購有潛力的ai公司。
上半年中旬,英偉達就悄然收購了一家名為lepton ai公司。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曾在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任職的副總裁賈揚清,巧合的是,賈揚清也是清華大學畢業。
在收購之后,leoton ai公司就宣布將于2025年5月20日停止運營,賈揚清也因此加入英偉達。
在2025年之前,英偉達也收購了一個omniml公司,這家公司主攻邊緣計算,也是清華畢業的韓松創辦。
而這次焦劍濤和朱邦華的加入,也離不開他們共同創辦的一個名為nexusflow的ai公司。
在這個ai公司展露鋒芒之后,英偉達及時的將公司收購,吸納了來自清華的兩個人才。
雖然英偉達是保護性收購,但是不少ai公司確實有人期望能被收購。
第一個是財富自由,第二是英偉達的頂尖技術吸引,就算沒有豐厚的報酬,能接觸到頂級實驗室已經是很好的待遇了。
而對于國內來說,清華人才選擇赴美效力,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嗎?
這樣的疑問想必很多人都有,但是倒不用太過焦慮。
早在上一年的時候,豆包,文心一言等一眾國產ai還完全打不過chatgpt,不少國人對國內人工領域的落后感到恐慌。
但在上半年,deepseek的問世一下子打破了英偉達的行業認知,讓英偉達掉了將近20%的市值。
所以在國內,還有很多未被發現,正在積蓄實力的有潛力的公司。
這樣的發言并非空談,前幾年的時候,網上流傳著一陣謠言,清華80%的畢業生都選擇出國不回來。
在此基礎下,今年的時候清華大學特地進行了辟謠。
1月份,清華大學發布推文,數據顯示:
由此可以看出,越是在清華深研的學子,越會選擇留在國內。
綜合數據顯示,清華有約92%的畢業生在國內效力。
所以對于上述的一些問題,我們心中也許有了一個答案。
有影響嗎?會有。但我們無需焦慮,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仍有無數個國內頂尖人才正在拼命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