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防部將開啟“全軍大排查”!
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6月30日報道,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激烈空戰后,印度政府批準緊急采購新的防空和反恐裝備,簽署了13份合同,總額達198.2億盧比。
印度總理莫迪似乎是有點急了,盡管“贏學”依舊在宣傳,但吃了什么虧他肯定是清清楚楚的。7月2日,《今日印度》爆料:印度國防部正下令對整個武器采購系統,來個地毯式大檢查,要查一查到底有多少裝備里混進了中國零部件。
不得不說,這場“排中行動”搞得聲勢頗大,畢竟在邊境時不時就想跟中國擦槍走火的印度,真心覺得不能再用對手家的零件武裝自己。
戰略背景與邊境安全考驗
5月初,印度與巴基斯坦爆發激烈空戰,巴基斯坦無人機多次入侵和襲擾印度防區,迫使印度在應對軍事壓力的同時,加快軍備采購。
美國《防務新聞》報道顯示,印度此輪緊急采購,涵蓋了從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地面防護裝備,到低空雷達等諸多關鍵裝備。
印度軍隊接連截獲巴基斯坦方向來襲的無人機,并擊落多枚敵方目標,但在裝備部署與反制效率上暴露出短板。
這場高強度對抗揭示了印度裝備體系,在智能化無人系統領域的短板,也暴露出一些武器裝備關鍵子系統對外部進口的依賴。
印方強調為前線部隊,加配包括無人偵察、反裝甲、夜視、快反裝甲車輛的多類裝備,從而提升整體應變與防護能力。國防采購流程被特別開通快通道,以滿足突發需求。
強化溯源與供應鏈安全
針對武器裝備采購中潛藏的供應鏈風險,印度國防部啟動了溯源與排查專項,聚焦排查軍用裝備中的中國產零部件,對武器、通信、數據系統等領域進行全鏈條清理。
印度媒體報道指出,本輪行動不僅僅是對出口數據和申報材料的核查,更深入到供應鏈執行環節,包括第三國零配件轉運、設備核心功能單元的實際來源、關鍵單元的專利歸屬等。
其實早在前幾年,印度軍方已出臺規定,限制關鍵裝備采購與核心零件對中國的依賴。隨著邊境局勢變化,以及無人系統的大量應用,中國部件問題再次成為印度關注的焦點。
本地企業常常通過多層采購,將中國產的飛控、動力、電子模塊,以第三國中轉的方式“隱身”進入印度裝備。
軍方在對無人機、反無人機系統的歸屬檢查中,發現多個內部核心零件,為中國或第三國制造,這些情況被認為對軍隊戰備安全,產生潛在風險。
按照印度方面的聲明,如果軍用裝備核心繼續依賴對手國家供應,將可能成為潛在后門,影響情報安全與裝備穩定性。
并且在招標與采購流程中,部分公司夸報本土化程度,通過低價搶標后期追加成本等手段,拉高整體軍費負擔,增加了國防預算的不確定性。
相關產業激勵與現實難題
為推動軍事裝備和相關產業本地化,印度政府近年實施了“生產關聯激勵計劃”,然而截至2024年,相關企業產值僅完成既定目標三分之一,補貼發放進度緩慢。
現實中,激勵政策雖旨在催生本地企業自主研發,但補助金額遠低于參照標準,企業現金流緊張,難以投入高技術領域,導致軍工自主化進展緩慢。
特別是在微電子、基礎芯片與元器件市場,國際供應鏈高度依賴中國和東南亞工廠,即便從歐美或中東采購零配件,最終部分基礎元件的實際生產環節,仍落在中國南方沿海。
印度企業在生產環節,常遭遇供貨周期、中間轉運及技術壁壘等限制,導致采購效率和裝備自主性受損。
大量無人裝備公開標稱“印度制造”,但實際核心部件,包括飛控板、電池、動力和導航系統等,高比例依賴進口。
數據安全、無線鏈路和信息加密等領域更為突出,國內研發和產業鏈配套能力,尚不具備完全自主供給能力。
技術替代推進與體系調整難點
印度國防部計劃建立,更嚴密的裝備溯源體系,明確各環節專利權屬、零件來源國別,和企業財務合規性,嘗試通過引入國際第三方,進行全面成本核查。
但現實中,諸多軟硬件的全球供應結構,無法實現可控替代,芯片、電容、電阻等小型元器件,幾乎全線“繞不開”中國制造。
全球產業鏈成型多年,亞洲與印度國內相關產業配套關聯度極高,讓政策性替換舉措,面臨技術瓶頸和成本驟增壓力。
各大裝備制造商在與國際資本和技術團隊合作時,也極易形成新的海外依賴關系,使供應鏈“去中國化”成為長期難題。
產業鏈重組與自主研發前景
本輪裝備排查與供應鏈剖析,將造成印度軍工產業鏈深度調整。上游零部件企業面臨本土替代壓力遠大于以往,需加快構建研發、質量控制與專利體系。
中游總裝和系統集成企業,則需重新評估原有合資合作模式,科學裁定產業升級策略,同時強化合規供應鏈管理能力。
政策推動下,部分領先企業考慮加碼研發投入,試圖覆蓋芯片、基礎電子、新能源、高端傳感器等薄弱環節。
下游軍隊裝備采購部門,則必須在安全性、價格與交付周期之間權衡,兼顧快速部署和后續升級延展能力。
此次莫迪政府領導下的全面排查,是印度面對戰略壓力、軍備升級、供應鏈管理和政策執行難題,這一系列現實挑戰的直接反映。
從激烈空戰到快節奏軍購,以及后續系統性供應鏈梳理,印度國防體系在邊境摩擦和國際環境變動中,正經歷深刻調整與轉型。
信息來源:
觀察者網 2025年7月3日 關于“印媒:印度國防部將啟動一項全面審查,排查軍隊裝備中的中國產零部件”的報道
參考消息 2025年7月2日 關于““激烈空戰后”,印度緊急軍購”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