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一定都刷到過“忘了以前是干什么的了”的一系列短視頻吧?
段視頻里正在組團跳舞搞“團播”的網紅們,搖身一變才發現ta們原來都來自各行各業。
團播是個什么東西?怎么一夜之間仿佛所有人都轉行干起了團播?
世界的盡頭是團播?
要是你這兩個月還不知道“團播”是啥,那真的得恭喜你——你可能擁有極其規律的作息、極度低的抖音使用時長。
簡單來說,“團播”就是直播圈的“男團女團出道現場”。
一群主播集體上場,成編成隊地在直播間里唱跳打PK,常態五人起步,場上氛圍卷得像選秀生死戰。
有點像你看《創造101》《披荊斬棘》這樣的選秀,只不過是在直播間里。
團播在這段時間究竟火到什么程度呢?連TVB港劇的視帝們都“下場”了。
曾經你在電視上追過的刑警、律師、古裝王爺,現在都在直播間里穿著小西裝,對著鏡頭高聲吶喊:“來,左上角點點關注!”
點開直播間就看見吳卓羲、歐陽震華、郭晉安等一眾港星組團“出道”,平均年齡51歲,勇闖團播圈。
團播已經不是“直播的一種形式”,而是“再造一個娛樂產業”那種程度了。
基本頭部公會單場團播能創收上千萬元。
比如頭部公司SK線下團播公演,直接搞進了杭州奧體中心,現場舞美堪比演唱會,燈光音響一上來我以為我在看蔡依林。
而這熱潮已經從線上沖到了線下,從主播圈蔓延到了全行業。
“做了團播以后,忘了以前是干什么的了”,這句話已經從段子變成了流行語。
你能想象小紅書上那種“原本是全職媽媽現在成團播團長”“曾是美術老師現在在直播間蹦迪”“前空軍飛行員現身團播舞臺”的視頻,居然都是真的?
網友自創的視頻里,教師、軍人、白領,甚至連送外賣的小哥,都在集體轉行搞團播。
互聯網真是不養閑人,誰都有可能下一秒走進直播間開麥“出道”。
這團播到底都是誰在看?它到底好看在哪呢?
團播到底是誰在看?
我最近盯著屏幕看團播,忍不住想問:這到底是誰在買單?
其實,看團播的人群,比我們想象的還復雜。
一開始我以為觀眾全是“大哥”“土豪”,玩票心態高消費。但仔細一想,翻來覆去刷團播的,居然大多是年輕女性。
這群姑娘們不像以前追選秀那樣只為舞臺燈光粘屏幕,而是把團播當成某種“線上參與式追星劇場”——
既能看,又能互動,還能喊話偶像,仿佛買了一張通往虛擬后臺的通行證。
傳統選秀沒了,她們缺少那種追選秀的“養成陪伴感”,轉身倒好,團播填補了空缺。
而且團播還很好地滿足了網友們渴望的“操控感”。
說白了,花幾十塊給主播打賞,就能立刻聽到他們喊我的ID,再給我跳個尬舞——那瞬間,我仿佛是那個王,手里握著幾行代碼就操控全場。
這種“金錢買斷支配權”的爽快感,不算貴,但足以讓人上頭。
但說實在,其實團播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細看下來,它有種“高頻率重復低內容”的套路感。
看多了,你會發現主播跳舞那幾套動作,一個字兒不差,固定BGM起,燈光加重,主播切C位,來個觀眾互動走一波。
但我得承認,這套路無聊而上頭,這是它最可惡也最成功的地方。
它其實跟洗腦廣告沒什么區別——甜頭給你喂了一波,再搭配社交圈的刺激,你就離不開。
周圍一群人輪流喊“我又打榜”“我又抽獎”,那集體沖動,把一大波理智信號壓成了背景音。
所以,說白了,團播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用“陪伴式娛樂”“操控式互動”和“圈層式歸屬”這三板斧,狠狠拿捏了當代無聊的牛馬們。
越團播,越悲哀?
有時候我看著屏幕里十幾個主播跳著千篇一律的舞蹈,嘴上喊著“寶寶沖榜了!”“為咱小主跳個專屬舞”,心里不是興奮,而是一陣淡淡的悲哀。
團播的崛起,像是我們社會共同走進了“精神避難所”。
大家看團播,不是因為它多精彩,而是我們實在太無聊了。
以前我們打發時間,是翻電視、刷劇、逛街、朋友約飯、健身擼鐵。
現在呢?下班回來拎著外賣,一屁股坐沙發上,打開團播,看一群人跳著已經見怪不怪的舞步、喊著整齊劃一的口號。
你說這玩意兒真有意思嗎?
沒有。但它足夠熱鬧,足夠吵,足夠填補寂靜的夜晚。
其實這就是最諷刺的地方:團播之所以紅,是因為我們實在沒別的好看了。
再往深點說,這種團體形式的出現,也不是行業“創新”,反倒像是一種“強撐”。
就像一個行業走到了頂點,單人直播卷到不行,資源也分完了,沒什么更猛的招了。
一個人吸引不了你,那我就拉五個;五個不夠,我就開十人車輪戰,反正就是得給你看個熱鬧。
當內容創新的盡頭是“人海戰術”,這背后可能說明這個行業真的疲了。
而我們這些觀眾,其實也差不多:
生活節奏被反復重播,精神狀態在“喪”和“卷”之間搖擺,不如看看直播間里那幫人精神煥發地跳廣場舞,起碼還能幻想下“他們是為我而跳”。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詞,叫“口紅效應”。
經濟學家說,在經濟不景氣時,人們會傾向于為一些廉價但能帶來短暫滿足感的小東西消費——比如口紅、小飾品、奶茶、還有…
你猜對了:團播。
它價格低,不需要門檻,不用思考,點進去就有人為你表演,打賞一點錢還能聽一聲“謝謝大哥!”——堪稱精神按摩。
當大家都買不起大件消費的時候,就會去消費“感覺自己還能消費”的東西,團播就正好填補了這個心理空白。
而平臺、機構也心知肚明,一個主播撐不起場子了,那就搞十個、二十個,讓觀眾在這人海里找到一點自己還“被需要”的幻覺。
所以團播紅,不是直播行業進化了,而是我們都退化了。
我們不再需要復雜的劇情、深刻的表達、或者哪怕一絲創意。
我們只需要屏幕里一群永不疲倦的主播,一遍一遍告訴我們:“你還挺重要的”。
雖然我們心里都知道,這一切不過是流量和算法制造出來的幻覺,但在現實的空洞面前,我們默默接受了這份溫柔又無意義的陪伴。
團播的熱,不是娛樂的勝利,是日常的荒蕪。
但人類嘛,總得找點事做。
聽起來挺唏噓的,但或是引以為戒,或是擺爛接受,都是你我的選擇。
hi~inker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印客共建社群
大家好,印客美學現在有100多萬的粉絲。建立這個社群,是希望找到好的品牌和好的操盤手,來共建。我們會開放出印客美學,引入好的品牌,好的操盤手,跟我們一起來玩轉。
如果你是創始人,有好的產品,有好的團隊,但是產品不知道該怎么賣出去,我們可以提供自己的百萬私域流量,一邊帶動你的產品銷量,一邊培養你的團隊學習私域運營的技能。
如果你是上班族或者自由職業,可以來學習如何成為操盤手,多一份收入和經驗,或是想找到人生第二條曲線。不要錯過機會。印客擁有百萬粉絲。不缺流量也不缺產品,所以有很多的機會,大家可以大膽來學習和實踐。
所以進入這個社群后,請先加群主微信,告訴他,你是做什么的。我們近期會有公開課,來告訴大家我們如何鏈接彼此。
我在群里等你。
- 歡迎關注少禾美學視頻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