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購消費熱潮的持續升溫,快遞包裹穿梭在大街小巷,成為人們生活的常見場景。然而,這一日常現象卻被不法分子利用,衍生出具有迷惑性的新型詐騙套路。近期,冒充快遞類詐騙案件頻發,不法分子精心設計話術,利用人們對快遞業務的信任實施詐騙,讓人難以防范。
案例回顧:市民李女士在某電商平臺下單后,收到一條短信稱其快遞在運輸途中丟失,為表歉意,商家將給予雙倍賠償。短信附帶一個鏈接,要求李女士點擊鏈接并填寫銀行卡和身份信息完成理賠。輸入信息后,讓其開啟手機屏幕共享,并輸入銀行驗證碼。短短幾分鐘,李女士銀行卡內的2萬余元被轉走,這時她才驚覺被騙。
案例分析:這類詐騙的套路主要是,不法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消費者網購信息,利用“快遞簽收異常”“快遞丟失”等借口,通過群發短信、撥打電話等方式聯系受害人。一旦受害人上鉤,便誘導其進行屏幕共享,或是點擊暗藏木馬程序的釣魚鏈接,當受害人在所謂的“身份驗證”環節輸入銀行卡號、驗證碼等敏感信息時,資金就會被迅速盜刷。
風險提示:面對此類詐騙,民生銀行提示消費者務必牢記“三不”原則:
一是不隨意點擊陌生短信鏈接,這些鏈接可能暗藏木馬病毒,一旦點擊,手機信息便可能被竊取;
二是不回撥可疑電話,不法分子提供的聯系電話往往是虛假號碼,回撥可能陷入更深的騙局;
三是不透露敏感信息,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是資金安全的最后防線,絕不能輕易告知他人。
四是如果不幸遭遇詐騙,受害人要保持冷靜,第一時間撥打110報警,同時聯系銀行掛失銀行卡,盡可能減少資金損失。
網購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詐騙分子有了可乘之機。廣大消費者需時刻保持警惕,提升防范意識,不被虛假信息迷惑,共同筑牢反詐防線,守護好自己的“錢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