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犽犽樂
聲明:本文內容均來自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原創內容,文章標注了文獻來源和截圖,請悉知
李在明
7月2日當天,有記者向韓國總統李在明詢問是否會參加93閱兵儀式,次日他便召開新聞發布會作出回應。
在這場發布會上,面對眾多媒體的提問,李在明僅用九個字作答,這番表態瞬間引發了外界對中韓關系走向的諸多猜測。
那么他到底會不會如期訪華?美國總統特朗普又是否允許他前往中國呢?
李在明
李在明的對華態度與面臨的阻力
“韓國無法承擔與中國疏遠帶來的后果”
這句話并非來自中方的施壓,而是李在明當選總統后,對國內官員與民眾發出的明確提醒!
相比前任總統尹錫悅,李在明對中韓關系有著更為清晰的認知。
他甚至公開表示,中國是韓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同時也是影響朝鮮半島穩定的關鍵力量。
李在明
令人感慨的是,這個道理其實不少韓國政界人士心知肚明,只是不愿坦然承認。
而李在明上任伊始就采取實際行動,第一時間分別與美、日、中三國領導人通電話。
特別是與中國溝通時,他明確表達了“高度重視韓中關系”的立場。
李在明
這樣的表態無疑釋放出積極信號,表明他對中韓關系的重視程度大幅提升,也預示著韓國未來對華政策可能迎來重大調整。
當然,這只是樂觀判斷,真正實現中韓關系的深度改善,還需解決現存的障礙。
目前中美關系因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舉措而趨于緊張。
特朗普
與此同時,美國還試圖拉攏盟友共同對中國施壓,甚至通過轉移壓力的方式,要求韓國加強在高科技領域的對華出口限制。
在這種背景下,即便李在明有意推動中韓合作,也不得不考慮來自美方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李在明當選總統之際,白宮就曾發表過一段意味深長的言論。
李在明
“對中國干預全球民主國家事務并擴大影響力表示擔憂”
這一發言顯然是對李在明的一種間接警告,同時也再次向世界傳達了美國的態度。
對此,我國外交部迅速回應,強調中國一貫秉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所謂“干預”完全是美方基于自身行為的主觀臆斷。
李在明
中方的這番表態無疑是有力的反擊,但剛剛上任的李在明顯然需要權衡更多因素。
尤其是在特朗普多次催促其盡快訪美的情況下,他的外交決策難免受到影響。
事實上,美方對李在明的施壓遠不止于此。
特朗普
李在明再次對華釋放信號
今年6月中旬,特朗普突然提前離席七國集團峰會,導致李在明后續的日程安排被打亂。
原本計劃在加拿大與特朗普進行的首次雙邊會談也因此取消。
要知道這是李在明就任總統以來,韓美兩國首腦的首次正式會晤。
李在明出席G7峰會
如果不是之后他在G7會議期間臨時與日本首相石破茂進行了簡短會談,恐怕場面會更加尷尬。
面對特朗普不斷加碼的關稅壓力和政治警告,李在明內心自然也會有所反應。
畢竟此前特朗普不僅威脅要對韓國商品加征25%的等額關稅,還試圖強迫韓國為駐韓美軍承擔更多開支。
李在明
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韓國不可能毫無情緒。
恰在此時,中方拋來橄欖枝,傳出消息稱我國已通過多個渠道邀請李在明出席93閱兵。
據韓媒報道,韓國方面正在慎重考慮這一邀請,一位外交官透露:“我們需要綜合考量各種因素。”
樸槿惠
值得一提的是,回顧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時任韓國總統樸槿惠曾受邀出席。
她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時,甚至全程使用中文開場與致謝,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因此,李在明是否會出席閱兵,也可能參考樸槿惠當年的做法。
李在明
不過截至韓媒報道之時,此事仍未最終確認。直到7月2日我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再次提出相關問題。
對此,發言人回應稱有關安排已經介紹清楚,并正就相關事項保持溝通。
然而誰也沒想到,就在第二天,李在明在其任職滿月之際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李在明出席新聞發布會
這次發布會的核心議題有兩個,其一是李在明坦言美韓之間的關稅談判進展艱難,甚至可能無法在期限前達成協議。
一旦如此,兩國將重新陷入關稅戰,這對雙邊關系勢必造成沖擊。
另一個重點,則是李在明關于中國的最新表態——“將盡快改善中韓關系”。這九個字立刻引發了廣泛關注。
李在明
結語
李在明所言“盡快”是否意味著他將在93閱兵期間親赴中國?畢竟時間拖得太久就不合情理了。
再看他推動將總統府遷回青瓦臺的構想,似乎也有意打破“青瓦臺魔咒”的傳統。
因此,韓國長期以來的政治慣性,或許真的會在李在明執政時期發生轉變!
李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