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身份是自己給的!”
這句網絡“神句”一度被人推崇
萬萬沒想到
當真的遇到了“虛假人設”
編造“有關系有門路”謊言
她被騙了一百多萬......
無錫檢察辦理的真實案例
一起來看看
心懷僥幸竟想到“虛構身份”騙錢,從其他被告人親屬處騙得一百多萬!2025年6月16日,無錫市濱湖區(qū)人民檢察院以詐騙罪對馬某提起公訴。
馬某曾多次犯罪入獄,2021年12月刑滿釋放。2022年6月,沒有工作的馬某準備和朋友合伙經營服裝直播間和燒烤店,但創(chuàng)業(yè)需要啟動資金,馬某琢磨著“來錢快”的方法,又一次把心思放到了“騙”上。
一天,網上一條有人因行賄被判刑的信息吸引了馬某。“這個人的家屬肯定很著急,只要我略施小計,他們肯定愿意乖乖出錢撈他。” 他在網上搜索到對方公司的電話,順利聯(lián)系上了其妻王女士。對于這個主動聯(lián)系、聲稱“有關系有門路”能幫上忙的人,王女士一開始還內心存疑,但見他能準確說出丈夫的犯罪信息,她便漸漸放下防備。
“我可以幫忙照看你老公,不過需要你打點打點。”“減刑嘛也不是沒可能,我有市政府‘過硬的關系’,可以請人幫幫忙。”“被拍賣的房產和被凍結的資產,也可以幫你想想辦法。”……救丈夫心切的王女士眼見這個“能人”門路甚廣,只要能幫到丈夫,對于他一次又一次要求的現(xiàn)金、名表和首飾等,她都毫不含糊地送出。2022年8月至2024年3月,她先后給馬某轉賬共計人民幣140萬余元。而馬某將騙得的錢用于開店和日常花銷,又因生意不佳虧損嚴重,已所剩無幾。
2024年7月,王女士發(fā)覺馬某承諾的減刑和解凍資產等一直未兌現(xiàn),才意識到自己被騙了,要求馬某退錢。馬某退回約15萬元后就失聯(lián),王女士萬般無奈下選擇報警。2025年4月3日,公安機關移交案件至濱湖區(qū)人民檢察院。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檢察官提醒
面對自稱“特殊身份”能“走關系”辦事的人,務必保持警惕!本案中馬某冒充公職人員,利用家屬救人心切行騙。遇到此類情況,要通過官方渠道核實身份,切勿輕信“打點”說辭,多思考、多求證,守護好自身財產安全,發(fā)現(xiàn)可疑及時報警。
來源:濱檢在線
【第2509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