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現在電車圈的關鍵詞,什么“大模型”“AI底盤”“L3算力”,聽得多了也難免有點麻木。但最近小鵬這一波,是真把這些詞落到了產品里——而且,價格還挺接地氣。
7月3號,小鵬G7正式上市。三款配置,官方指導價從19.58萬到22.58萬不等,定位是智能家庭SUV,但它主打的是“跨時代AI汽車”這張牌。看完發布會第一反應是:小鵬這次不只是堆料,它是真的想把一臺高算力AI車做成家庭剛需。
G7最大的賣點就是全球首款L3級算力AI車,核心在于那塊自研圖靈芯片和本地部署的大模型系統。用通俗點的話說,它不僅能算、還能學、還不靠云端。
G7 Ultra版本用上了3顆圖靈AI芯片,有效算力達2250TOPS,這個數值放在整個行業來看,是領先旗艦的3-28倍。就相當于別人用三臺電腦干活,小鵬這邊一臺頂三臺。更狠的是,它做到了“一車雙腦”:一個智駕芯片管開車,另一個專門負責座艙里的交互體驗。
而且小鵬在這次G7上,首次本地部署了VLA+VLM兩個大模型。VLA主要負責智駕,有點像“車的運動型大腦”,不僅能開車,還能持續學習新的駕駛習慣。VLM則是“理解人話的AI”,它不是簡單語音助手,而是能理解你是誰、喜歡什么、下一次你可能要去哪。用它們的說法是,車不只是聽你指令,而是懂你想法。
NGP、城市高速全場景、人機共駕、自定義泊車這些功能基本全系標配,覆蓋范圍上做到了“無斷點”,算得上是當前市面上功能覆蓋最全的智駕方案之一。
這一代G7上還有個看得見的亮點,就是那塊跟華為合作開發的AR-HUD,叫“追光全景抬頭顯示”。
87英寸的投影面積、12000nit的持續亮度、AR車道級導航、AR安全輔助,這些參數聽起來可能有點玄,但實際體驗下來,它解決了一個很多人忽略的痛點:你再也不用低頭看導航了,路線就直接畫在前擋風玻璃上,而且精準不漂移。視覺信息不切斷,開車不慌神。
還有個細節值得一提,G7也搭載了OMS座艙監測系統,車內誰在動、誰不舒服,包括后排有沒有寵物,這套系統都能感知到并提醒司機,確實更像一臺“家庭車”該有的樣子。
不光是“智”,G7在“住”的部分也沒含糊。它的整車得房率達到了88%,什么意思?你能用的車內空間占比非常高,最大后備箱容積819L,擴展后能到2277L,放下37個20寸行李箱不是問題。
另外,它還藏了39處儲物空間,包括磁吸桌板、專屬紙巾盒、42L前備箱等等。這種“處處有設計”的細節,在不少30萬以上車型里都不一定能看到。
座椅方面也是直接拉滿——全系四座通風、加熱、按摩、電動調節,配12層舒適結構設計,加上Nappa真皮包裹,甚至把“座座皆C位”當成了設計目標。搭配20揚聲器、靜音電吸門、定制香氛,這些配置湊一塊,你很難再說G7只是“堆科技”的車了。
再聊動力和底盤這塊,小鵬G7這次也把“卷”的精神延續到了三電系統里。所謂“857”配置,指的是800V高壓平臺、5C超充電池、702km超長續航。
實際表現是:支持451kW峰值充電功率,12分鐘充到80%,10分鐘補能436km,電耗低至12.9kWh/100km,換算下來每公里電費不足4分錢。如果你家附近有小鵬超充,幾乎不用擔心補能焦慮。
底盤部分,小鵬G7配的是太極AI底盤——一套能自學習的懸架系統。最多能提前200m識別路況、300ms完成響應,21天就能自學習新模式,配上前雙叉臂+后五連桿+液壓襯套這種硬件組合,駕駛感受確實比一般20萬級電車要穩、要厚實不少。
最后聊一下安全。小鵬說G7是按C-NCAP 2024五星標準打造的,聽起來像是標配,但它在一些關鍵細節上確實做得比同級更猛。
比如130km/h的AEB緊急剎停測試成功,通過了夜間無燈路段、低矮路障等高難度場景,能剎得住、剎得準。車身結構也升級為鋼鋁混合+前后一體壓鑄,車頂能承受10噸壓力,后潰縮區達600mm,數據上比一些30萬級車都不差。
從產品維度來看,G7不只是繼續堆配置,而是把AI能力往“家庭車”上落地。從本地大模型部署、L3級算力、到全域智駕與舒適空間,它想做的是一臺全家都能用、人人都能理解的“AI車”。
它不一定是你預算里最便宜的,但可能是這個價位下,最“不像普通車”的那一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