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感激音樂人懷念陳彼得老師,但作為家屬,這次演出違背了老師生前的遺愿,我們并不同意此次演出的舉行。”7月4日,音樂人陳彼得遺孀文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
據文女士介紹,不久前,重慶北碚一景區聯系他們,稱即將在景區舉辦一場紀念陳彼得先生的演出,希望邀請陳彼得的兒子參與。文女士稱,幾年前,先生曾受邀為該景區創作過一首名為《回不去的都是鄉愁》的歌曲。但在先生去世后,該景區為了宣傳,擅自更改歌名為《金剛碑未果之戀》,并用AI生成音樂加入已完成的作品。
紀念音樂會海報
在得知歌曲改名后,文女士曾多次和對方溝通,但并未得到任何有效回復。鑒于這次并不愉快的合作,文女士明確向對方提出,沒有家屬授權,不能舉辦演出。文女士稱,在家屬多次明確拒絕下,對方依然對外公布了演出的相關海報和信息。更出乎她意料的是,其負責人竟直接把她微信拉黑:“打著紀念之名來做這次活動,這是對彼得老師及我們家屬最大的傷害。”
文女士表示,對方負責人已經把她拉黑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演出名為“陳彼得遺作發布紀念音樂會”,由國內眾多街頭藝人參加,定于7月5日(本周六)下午在景區內舉辦。
文女士稱,讓家屬無奈的是,景區對外表示,屆時將發布陳彼得曾給景區創作的歌曲《金剛碑未果之戀》,而這首歌就是之前雙方約定創作的《回不去的都是鄉愁》。
陳彼得
對于文女士的說法,紅星新聞記者聯系到景區相關負責人。該負責人介紹,2021年企業付費邀請陳彼得先生創作了一首商業歌曲,且全款已付。按照約定,當時的歌名為暫定名。但是,歌曲最后并沒有完成,也沒有按合同約定推廣,這屬于違約:“按合同約定,這首歌曲我們有永久使用權,我們有權發布,也有權修改歌名。”
不過,文女士向紅星新聞記者提供的信息顯示,2021年6月,陳彼得方就向對方提供了歌曲完整小樣,對方還對作品進行了肯定,建議進行一些小修改:“《回不去的都是鄉愁》是彼得先生生前已經完成的作品,對方卻一直對外說未完成,這也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陳彼得方出示的資料,顯示歌曲已經在2021年6月發給對方
對于此次紀念演出,該負責人解釋,這場演出是街頭藝人自發舉辦的:“歌迷自發舉辦的活動,應該不需要陳先生家屬授權吧?”景區看到街頭藝人們在網上發起紀念活動后,作為陳彼得先生曾經的合作方,積極響應,并為演出提供了活動場地并負責街頭藝人的食宿。該負責人還表示,此次演出是免票的,歌曲是由表演者自行選擇。
紀念音樂會海報
北京市東城區律師協會知識產權業務研究會主任、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權益合伙人趙虎認為,此次紀念演出,涉及陳彼得先生姓名權的問題,即能不能用他的姓名來辦這次演唱會。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即使本人去世之后,姓名權的使用仍然屬于家屬。所以,未經家屬同意,用陳彼得的姓名來辦這次活動,尤其如果是商業活動的話,就涉嫌侵犯姓名權。
對于歌曲改名的問題,這就要看陳彼得先生生前和這家企業之間的合同具體是如何約定的。如果約定很清楚,明確是可以修改的,那可能還涉及修改權歸誰,甲方能不能自己修改,是否需要征求乙方同意?如果沒有約定的話,一般來說是不能擅自修改的。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編輯 曾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