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清晨,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人民法院辦公樓前警燈閃爍,又是執行局常態化開展集中執行行動的一天。執行干警精神飽滿、整裝待發,隨著一聲令下,多輛警車魚貫而出,直奔各執行現場——這既是“百日攻堅”行動的持續深化,更是執行干警兌現司法承諾的又一次硬核亮劍。
【迎難而上】用腳步丈量司法擔當
執行工作常被稱為“司法最后一公里”,面對被執行人難找、財產轉移、文書難送等難題,炎炎夏日,執行干警們始終保持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
【技術加持】“智慧執行”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執行局不斷升級“智慧執行”體系,通過“總對總”查控平臺、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執行案件流程管理系統等,讓被執行人財產“無所遁形”,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法官你好,我是姚**,我還錢,我現在就還錢,你們能趕緊把我失信解除嗎?”被執行人姚某及其公司因拒不履行生效判決后被法院納入信用懲戒體系,但姚某并未將此放在心上,依舊不還,但在近期參與招標活動時卻受阻,因姚某和公司處于失信、限高狀態,直接導致招標審核未通過,這才讓他真切感受到失信帶來的嚴重后果,主動聯系法院一次性交清全部欠款,至此,這起工傷保險待遇糾紛案件得以順利執結。
【善意文明】耐心調解盡顯司法溫度
“田法官,今天是7月3日,我按照約定把第二筆錢打進杜**賬戶了,我全部還清了。”
2020年吳某在承接某項目時,向杜某借款43萬,承諾2023年1月份工程回款后立即歸還,同時出具借條。之后還款一部分后,剩余13萬未如約履行,無奈,杜某將其告至洛寧法院,經法院審理判決后,吳某依舊未履行。案件在執行過程中 ,執行干警在聯系吳某過程中了解到原來兩人之間存在誤會,吳某存著“不蒸饅頭爭口氣”的心理所以才遲遲不愿還款,“看兩個人的脾氣,強來的話就算是把人拘留了也未必還錢,還是應該先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經過執行干警多次苦口婆心的勸解,終于解開雙方誤會,當天吳某手里沒有那么多錢,先還了8萬,剩余欠款約定7月3日還完,到期后,吳某如約將錢打至相應賬戶。
執行路上,風雨兼程,執行干警的腳步從未停歇,他們以堅定的信念為燈,以務實的行動為槳,為維護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全力以赴。(李含露)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