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稅改法案獲眾議院表決通過,只待特朗普簽字就將正式生效,關鍵時刻,拜登打破沉默,稅改法案背后的“輸家”已浮出水面。那么,“大而美”稅改法案的通過,將給美國社會造成哪些影響?輸家又是指誰?
當地時間7月3日下午,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大規模減稅及支出法案(即“大而美”法案)的最終表決。至此,這份特朗普力挺的稅改計劃,終于克服了眼前的全部障礙,只待總統特朗普簽字就能正式生效。
回顧“大而美”稅改法案的討論、表決全過程,不得不承認,共和黨人能在7月4日,也就是美國獨立日到來前促成法案通過,可謂十分不容易——由于法案內容可能造成聯邦長期債務增加、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問題,不只民主黨議員堅決反對法案通過,就連少數共和黨人也臨時“倒戈”投下反對票。
其中,最早站出來反對“大而美”法案,則是美國企業家、政府效率部前負責人馬斯克。據報道,自5月下旬離開白宮后,馬斯克就多次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對“大而美”法案公開抨擊。尤其是在近日,馬斯克更是撂下狠話,揚言只要“大而美”法案通過,他就會創建新政黨——“美國黨”,為民眾提供一個新的選擇。
而和馬斯克相比,民主黨采取的反擊策略,并沒有這么激進。報道稱,由于民主黨在參眾兩院均不占優勢,因此最近幾次表決投票現場,民主黨人都會祭出“拖”字訣,即通過宣讀長達940頁的法案,或者進行一場8個多小時的演講來拖延時間,以此來爭取更多共和黨議員“反水”。
從最終結果來看,各界人士的強烈反對,雖然沒有阻止“大而美”法案表決通過,但對外揭示了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減稅法案并不像特朗普說的那么好,法案背后的“輸家”正在浮出水面。
輸家一是低收入家庭。“大而美”將大幅減少獲得醫保的人數。這會導致將近1200萬低收入人群,在未來10年內失去醫療保險。不僅如此,該法案還削減了食品券項目,這對那些依靠領取食品券生活的貧困人群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輸家二是不得不為高昂國債買單的聯邦政府。根據美國國會相關部門的預計,減稅措施將在10年內增加大約3萬億美元甚至更高的國債,這將導致之后的美國政府會陷入舉債度日的困境,并為此支付超過6000億美元的額外利息。
輸家三是愈發分裂極化的美國社會。明眼人應該都看得出來,稅改法案雖然可能在短期內刺激美國經濟增長,但長期隱患是相當大的。而且這種一邊對富人減稅,一邊削減窮人生活保障的行為,勢必會加劇貧富差距,進而給社會穩定埋下隱患。
對此,美國前總統拜登打破沉默,指責這項預算案“不僅是魯莽的,而且是殘酷的”。拜登表示,這項大幅削減醫療補助、抬高能源費用、增加財政赤字的法案,只是為了給億萬富翁們提供巨額減稅,但事實是,勞動人民應該得到更好的待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