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關系一直是我國周邊的不穩定因素,這不,新一輪印巴沖突停火還不到2個月,印度就又對巴基斯坦“動手”了。
而且,這個時間點還是印度多名高官剛剛訪華歸來的“敏感時刻”,看起來,印度恐怕不打算聽中方的勸告,非要挑動地區沖突,把自己丟掉的面子再“找回來”,問題在于,這樣有用嗎?
· 印度開閘泄洪,再對巴鐵“動手”
印巴沖突剛剛停火,印度就又開始作妖了。媒體報道顯示,印度在6月底干了一件“大事”:開閘泄洪。
印度方面表示,由于當地連續天降大雨,河流水位不斷上漲,他們下令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一座大壩開閘泄洪,以避免發生更加嚴重的水患。做戲做全套的印度還特地提醒當地民眾不要靠近河流。
但印度真的是因為擔心當地發生洪水才開閘泄洪的嗎?恐怕也并不全是,強降雨不過是一個“借口”,恐怕印度真正想做的事情只有“開閘泄洪”,因為巴基斯坦正位于下游處,而且巴基斯坦也因為強降雨面臨著巨大的防洪壓力,開閘泄洪之后,巴基斯坦更是要遭殃了。
畢竟,印度也不是第一次干這種事情了,今年4月27日,印度就曾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開閘泄洪,導致巴基斯坦多個地區的水位暴漲近3米,巴基斯坦對此曾指責印度蓄意實施“針對供水系統的恐怖主義”,這足以證明印度開閘泄洪的威力,也能夠證明,印度知道開閘泄洪的后果。
而且,印度不僅在巴基斯坦面臨強降雨、洪災時開閘放水,還在巴基斯坦需要水的時候蓄意斷水。今年5月6日,印度就關閉了上游的兩座水電站,完全切斷對巴基斯坦的供水,讓《印度河用水條約》已經形同虛設。
《印度河用水條約》曾被認為是印巴關系的最后一道防線,如今這狀況,似乎也意味著印巴關系已經到了極為緊張的地步,印度這“6:0”的大仇必須要在什么地方“報復”回來。
· 不聽中國勸告,只想“穩定”中國?
印度的這種做法,很明顯和中方的“勸告”背道而馳。此前的媒體報道顯示,為了穩定內外局勢,莫迪連派高官前往中國,其中印度國防部長辛格更是5年來首位訪問中國的國防部長,他還參加了上合組織的防長會。
那幾天,印度方面甚至表示想要積極和我國解決邊境問題,甚至還提到了“永久劃界”,看起來,中印邊境問題終于要往前邁進一大步了。
很多人因此覺得印度方面已經釋放出了積極信號,我們對于印度當然也是進行過“勸告”的。我們的立場當然是沒有改變的,加強全球各國的協作配合、團結更多值得團結的力量,捍衛全球穩定,促進全球共同發展一直都是我們在做的事情,我們不可能不和印度繼續“強調”。
但很明顯,我國的勸告,印度是一點都沒有聽進去,否則他們不可能這邊才跟中國談完,那邊就對巴基斯坦“動手”。
從這一角度來看,恐怕莫迪這次派出高官前來中國,不過是為了“穩住”中國,也不是真心實意想要求合作。
因為印度“優先”想要從巴基斯坦這里“找回場子”,也不想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那自然只能選擇先“穩住”中國。
這一點從印度拒絕在上合組織防長會的聯合聲明上簽字似乎也能看出來。印度拒絕簽字的理由是聲明沒有提及針對印控克什米爾的“空襲”,但實際上,印度在發言時影射中國“縱容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動”,暗示中國在印巴沖突的問題上“立場不公”。
印度在對華立場上的“反復橫跳”,實際上已經證明,他們并不真心謀求與我們的合作,“穩住中國”,是莫迪為了解決內憂外患、穩定政權的“不得已選擇”,一旦有機會,印度還是會選擇和我們“競爭”,甚至升級為對抗。
· 巴基斯坦還能“破局”嗎
印度的態度已經值得我們警惕,但眼下我們更需要關注的,這次的開閘泄洪更可能會升級地區沖突——盡管可能不是現在。
因為現在巴基斯坦面臨著洪水的威脅,相關機構預測7月5日前突發暴雨、洪災的可能性仍然很高,這意味著巴基斯坦不太可能選擇這個時候與印度爆發沖突。而一旦暴雨過去,印度可能會再次操控用水,對巴基斯坦斷水,那時候,印巴可能會再度爆發沖突。
或許,印度方面是這樣想的,如果巴基斯坦受不了印度對河流的“操控”,首先開火,印度就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發動更大規模戰爭,甚至還可能在克什米爾地區占到更多便宜,進一步強化他在當地的“實際主權”。
在另一方面,雖然現在巴基斯坦面對印度操縱水源的舉動還沒有太大“反擊”能力,但這很明顯將催生巴基斯坦擺脫依賴的破局決心。在中國的支持下,巴基斯坦正在修建巨型水壩,這不僅能夠防洪、發電,更能減少印度操縱水源的影響,對于巴基斯坦的最終破局,是關鍵“武器”。
其實早前的印巴空戰已經撕下了印度軍事力量的“遮羞布”,如果印度連最后的“武器”都沒有了,那么在印巴沖突中,印度真的還能占到便宜嗎?
況且,印度這種突破規則,打“水源戰”的行為,開了一個很壞的先例,難道印度就不怕遭到“反噬”嗎?要知道,對巴基斯坦來說,印度是上游,但對于中國來說,印度可是“下游”。
實際上,我國早就有學者提出,雅魯藏布江的水資源不應該“白白流出國境”,應該引水入華北平原,解決我國局部缺水的問題。如果我國也抱有印度這樣狹隘想法,拿水資源當作武器,印度還有什么好日子過嗎?
印度撕毀《印度河用水協議》的做法,不僅違反了國際法,給南亞地區帶來了巨大的戰爭風險,更會讓別國對印度產生“信用危機”,印度想要謀求更大的發展,就更加困難了。
未來的路到底要怎么走,莫迪還是應該要好好想想。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