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么多年了,媽媽總算見到你了”。
這是一場時隔22年的相遇,母親緊緊把孩子抱在自己的懷里,父親也緊緊抱著孩子的手臂,手上的觸感也證明這并非是一場夢。
一家三口的擁抱也成為這場跨越八千多個日夜的團圓中最觸動人心的畫面之一,?這是一個孩子丟失22年家庭的重聚,也是無數(shù)失蹤孩子家庭的夢想。
漫漫尋子路
事故發(fā)生在2003年,年僅3歲的姚一飛還在門外玩耍,而其母親正在家里洗菜,準備做飯,但洗著洗著突然聽到了姚一飛的哭聲,她趕緊沖了出去,但還是晚了一步。
她只看到了一輛面包車帶著自己的孩子一溜煙就跑了,她當時就明白,自己的孩子是被人搶走了。
根據(jù)當時在場的目擊者稱,當時從面包車上走下來一男一女,迅速地就把姚一飛抱上了車,但這條線索很快也就斷了。
姚一飛的母親回憶道,在姚一飛出生后,她便待在安徽的老家,一邊照顧著父母,一邊照顧著孩子,而姚一飛的父親則是在北京打工養(yǎng)家糊口。
當姚一飛的姐姐長大開始上學后,就由家里的老人帶著,而母親和姚一飛則是一起前往北京,和丈夫一起居住在通州區(qū)的一個村莊里。
至此,姚一飛父母就踏上了尋找兒子的漫漫長路,這些年來,他們不斷的尋找自己的兒子,也認識了同樣尋找自己孩子的父母,他們互相安慰互相陪伴,在祝福別人的同時也暗自期盼。
為了尋找自己的孩子,姚一飛母親辭去了自己的工作,睡天橋、跪街頭,高舉著自己尋孩招牌,甚至將自己的社交賬號也改名成“尋兒姚一飛”。
為了讓更多的人看見,她不惜拉下臉面,哪里有熱度往哪里跑,曾在淄博燒烤火爆的時候,穿上貼著自己兒子信息的尋子裝開始直播尋子。
當有人問她累不累的時候,她曾說,只有在路上,才覺得自己是個母親,不過好在各方人士的幫助下,終于在最近,一家人又團聚在一起。
失而復得的擁抱
7月3日,姚一飛母親緊握著丈夫的手,激動地顫抖著,眼睛也直直看向那扇關著的門,直到有人說出,“請開門,有請一飛”后,他們再也忍不住,向他們失散22年的兒子跑去。
隨后三人便緊緊地抱在了一起,父母忍了許久的淚終于在這一刻涌了出來,母子兩人互相拍打著對方的背,想要感受手中的溫度。
可以看到雙方都激動得哭成了淚人,姚一飛也用手輕輕擦去母親的淚,“這么多年了,媽媽總算見到你了”姚一飛母親的話,不知道引得多少家長落淚。
雖然姚一飛因為工作原因,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但可以看出他的身體非常強壯,胳膊也有鍛煉的痕跡,令人在意的是,他的手上還戴著一塊金表,看起來價格不菲。
據(jù)網(wǎng)友爆料,如今姚一飛正在南京的某所軍校讀書,而且還是現(xiàn)役軍人,據(jù)說畢業(yè)之后就可以直接當軍官了。
值得一提的是,據(jù)說本次能成功找到姚一飛,得益于警方的人臉識別和DNA復核技術,才確認了姚一飛的身份。
幫更多家長找回孩子,這也是科技發(fā)展的意義所在
就在今年3月份,警方運用AI人臉識別技術, 成功找到了2003年被拐的山東女孩,本次的AI人臉識別還引用了跨年齡人臉識別系統(tǒng)。
傳統(tǒng)的人臉識別,在幫助找尋失蹤多年的孩子時,會因孩子長大從而產(chǎn)生的外貌變化導致準確率下降,但跨年齡人臉識別卻可以彌補這一缺陷。
它通過先進的算法,能夠識別出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外貌特征,大大提高了識別的準確性。
這一技術的突破,意味著即使孩子失蹤多年,面貌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警方和家長們依然有可能通過跨年齡人臉識別系統(tǒng)找到他們。
這不僅為尋找失蹤兒童帶來了新的希望,也彰顯了科技進步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巨大潛力,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家庭因為科技的力量而團圓。
雖然姚一飛一家的相聚令人感動,但不可忽視的是,還有不少家庭的孩子還未找到,就比如
杜小華一家。
杜小華發(fā)聲
杜小華是《親愛的》電影的一個原型,他還在找自己的兒子,他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認親現(xiàn)場,含淚祝福別人一家團圓,被稱為尋親家庭的精神支柱。
他通過直播帶貨幫助農(nóng)民,籌集找孩子的錢,得到了很多網(wǎng)友的支持,今年4月,他資助了另一個找孩子的家庭蘇伢子2萬元,呼吁大家關注跨國拐賣案件。
現(xiàn)在,姚一飛回到了父母身邊,杜小華相信,他的兒子小米奇也快回家了,最近他們找孩子的圈子里陸續(xù)傳來團聚的好消息,他希望下一個就是他。
杜小華在視頻中表示,他實際上并沒有見到姚一飛本人,主要是由于工作上的問題,姚一飛不得不在清晨便匆匆趕回了學校。
這樣的情況其實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畢竟姚一飛如今已經(jīng)成為了有組織、有紀律的一員,他的所有行動都必須嚴格服從上級的安排和調度。
說到這里,杜小華的語氣中不禁流露出一股羨慕之意,他稱姚一飛面容帥氣,個人也十分優(yōu)秀,面對到底是回親生父母家還是回養(yǎng)父母家,他應該能處理好相關事宜。
對于正在經(jīng)歷孩子失蹤煎熬的父母,每一秒都是漫長的等待,但請相信,堅持本身就是希望的火種,無數(shù)人與你們并肩同行。
相信所有丟失的孩子,最終都會回來的,畢竟我們的科技如此發(fā)達,不管是通過親子鑒定對比,還是人臉識別,都是會被匹配上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