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女子退休后跨越千里來到安徽,她想要找尋自己的身世,自己到底來自哪里?姓什么?
在山東青島生活了62年的退休女士徐兆玲,心中始終藏著一個未解之謎:“我是誰?來自哪里,究竟姓什么?”
7月3日,徐兆玲在大皖新聞記者陪同下走進蚌埠市救助管理站“北斗星尋親工作室”,正式開啟跨越千里的安徽尋親之旅,期盼在有生之年找到親生父母,解開身世之謎。
徐兆玲表述,根據推測自己生于1963年1月2日,6個月大時被山東青島的第一任養父從江蘇南京抱養。養母與養父離婚后,她隨養母改嫁,卻與外婆相依為命。外婆靠做手工活拉扯她長大,直到12歲時,她從養母與醫生的對話中隱約得知自己“非親生”,而外婆始終以謊言安撫。1989年外婆病重時,才告知她是被收養的南方女孩,老家可能在南京一帶,鼓勵她尋親。
帶著外婆的遺愿,徐兆玲從1989年開始尋親。她多次前往南京查詢檔案,發現自己于1963年2月27日被南京下關區二板橋派出所送往南京兒童福利院,同年6月29日被抱養至青島,出生日期是福利院根據臍帶情況推測的。她曾在江蘇多地媒體刊登尋親啟事,街頭張貼告示,甚至標注右胳膊下淺褐色胎記作為特征,但因當年檔案均為手工抄寫、信息遺漏,始終未獲有效線索。
今年6月底,一條線索讓她將目光轉向安徽——家人提到當年南京水陸交通發達,推測她可能來自南京附近的安徽滁州、蚌埠等地。徐兆玲認為,當年親生父母或許因物資匱乏,通過水路將襁褓中的她送往南京求生。
7月3日,徐兆玲在“北斗星尋親工作室”正式填寫了登記信息。該工作室自2017年成立以來,已通過互聯網、公安戶籍查詢、DNA比對等方式幫助261人尋找到親人。蚌埠市救助管理站站長李華明表示,將通過多渠道擴散信息,助力她圓夢。
“如今家庭美滿,但尋親是我畢生心愿。”7月4日清晨,返回山東青島老家的徐兆玲,仍難掩期待與忐忑,“我只想知道自己的來處,哪怕只有一絲希望,也想抓住。”
若您有相關線索,可撥打大皖新聞熱線0551-62639900,共同助力這場跨越六十年的尋親之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