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輛8年11萬公里的北汽昌河北斗星(參數丨圖片)純電版的底盤情況如何?今天我們就來看看!
底盤
雖然是純電動車,但底盤平整度一般,沒有擾流和防塵護板。
這輛車是前置電動機,最大功率30千瓦,額定功率15千瓦,最大轉速也只有7500轉/分鐘,純風冷電機,動力實在是非常有限。
我們這輛車的前軸減速器出現了非常嚴重的漏油現象。
這輛車是一輛非常標準的“油改電”,中央留有相當大的排氣管位置。
兩側管線暴露在外。
后方有一塊三元鋰電池,電芯供應商是孚能技術,容量只有20.3千瓦時,工作電壓也只有113.1伏。同樣是被動散熱,所以不支持大電流放電。
這輛車8年11萬公里的車,半軸內外球籠罩、電機支架及底盤邊緣,都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銹跡。
前懸架
這輛車并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副車架,懸架直接和車身底板相連。
前懸是麥弗遜結構,但不是三角臂,而是一根橫向支臂,直接固定在車身底板上,防傾桿固定在這根支臂上,利用防傾桿充當另外一根支臂,如此簡單的設計,缺了任何一個支臂,車別說走了,連立都立不起來,真是省錢省到家了。
后懸架
這輛車的后懸看似是扭力梁,但實際上是單縱臂結構,中央類似于整體橋,不提供扭力。
這種單縱臂懸架結構十分簡單,鋼管兩端與車輪相連,再通過一根拖曳臂與車身相連,簡單到不能再簡單。
為了防止車輪左右擺動,所以后方增加了一根潘哈德連桿。
后剎車是傳統的鼓式剎車。
即便是簡單的懸架結構,也使用了簧桶分離的設計。
總結
超級簡單!
這輛昌河北斗星原型來自于日本的K-car,底盤沒有任何副車架結構,前懸利用平衡桿充當一根支臂,后懸就是一根縱臂,沒有任何舒適性和操控性,僅僅是能走。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少一個零件車就會散掉、趴下!
那么這輛車的內飾情況如何呢?請繼續關注后續的拆車內容。(本文及視頻中的測量數據結論觀點僅對此輛車負責,測量數據對公示的實驗方法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