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睿捷,通訊員薄云娜 陳彥西 趙焓亦)
“做灸療效果真明顯!脖子暖暖的,酸痛感覺緩解不少。”7月4日,在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的中醫特色護理門診,市民周女士體驗過督脈灸后,對主管護師胡秀芬豎起大拇指。六旬市民吳奶奶最近吹空調受涼,導致脾胃不適,特地來找全國中醫骨干人才、主管護師呂文靜尋求中醫手法治療,做完溫通刮痧后,效果良好。
夏季氣溫高,不少人長期待在空調房,容易出現脾胃虛寒、頸椎腰椎疼痛、鼻塞咳嗽等不適癥狀,各類痛癥患者也容易舊病復發。最近,特意趕到市中醫醫院體驗中醫適宜技術的市民明顯增多。在治療室,護士們手拿灸條、火罐、刮痧板,有條不紊地做治療,貼敷、艾灸、拔罐、熏蒸等特色療法被她們運用得爐火純青。
2019年,武漢市中醫醫院在漢陽院區開設了中醫護理門診,選派一批優秀護理人才到門診,集中提供優質護理服務;2024年在漢口院區增設中醫專病特色診療部,進一步整合資源,提升護理服務能力。近期,醫院在此基礎上,又組建了6人的“名護”團隊,到漢口院區中醫特色診療部和漢陽院區中醫護理門診服務。
呂文靜介紹,中醫特色護理門診的就診人群主要為慢性病患者、亞健康人群及中醫養生保健人群。很多人認為,中醫護理就是簡單的針灸推拿,實際上中醫護理的靈魂是辨證施護,講究“同病不同護,同癥不同方”,中醫專技護士要掌握‘望聞問切’四診技能,從舌象、脈象、體質等多維度評估患者狀態。她舉例,同樣是灸法,運用在不同患者身上,因病癥、取穴、灸量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
護理部主任魯銘介紹,很多市民覺得身體不舒服,想做治療來改善,但不知道自己需要哪項治療、到哪里開處方,醫院因此推出中醫護理門診,選派經驗豐富的“名護”團隊服務。市民到醫院就診,可通過這一便捷“入口”尋求幫助,“一站式”完成辨證開方、個性化治療,體驗更好。
“此次選派的6位骨干護士,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技術能手,都有技術絕活。”魯銘介紹,這些專技護士,都是通過參加全國中醫骨干人才培訓計劃以及各類專題培訓班選拔出來的,擁有中醫專業背景,經過嚴格的理論學習和技能培訓,經驗豐富。呂文靜、杜蕾、馬湘玉、靳艷均為全國中醫骨干人才,分別擅長溫通刮痧、腕踝針、平衡火罐、耳穴貼壓等;伍應芳是中華護理學會中醫專科護士,擅長虎符銅砭刮痧和藥物罐;胡秀芬是湖北時珍人才,擅長督脈灸、泥灸。她們各個都有大批患者“粉絲”。
武漢市中醫醫院近年來大力打造“吾·行”中醫特色護理服務品牌,促進服務能力提升,可開展各類中醫適宜技術94項,年服務患者180萬人次。未來,醫院還將深度打造專技護士團隊,選擇患者需求大、中醫特色濃、技術創新多的技術專項,逐漸形成中醫特色技術工作室,以中醫類名護士為核心培養業務能手,進一步推廣各類中醫特色技術,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