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健身博主練后必吃的小膠囊,熬夜黨床頭擺的“助眠瓶”,連加班族都在工位備著——這兩年火起來的南非醉茄(Ashwagandha),到底是跟風湊熱鬧,還是真有點東西?
先想想你是不是也被“壓力”纏上了:早上被鬧鐘驚醒時心跳加速,開會被批評后胸口發悶,熬夜改方案到凌晨腦袋發沉……
這些時候,身體里的皮質醇往往在悄悄“超標”。
時間久了,不僅肚子悄悄鼓起來、頭發掉得多,連去運動都沒力氣——而南非醉茄被念叨最多的,就是說它能幫著把這種“壓力激素”調回正常狀態。
這東西在阿育吠陀醫學里用了數千年,核心身份是“適應原”——簡單說就是身體的“壓力緩沖墊”。
它不會像安眠藥那樣直接讓神經“休眠”,而是慢慢調節身體的壓力反應系統,讓過度緊繃的狀態松下來。
有人說吃完“被刁難也不容易炸毛了”,有人發現“躺下后腦子沒那么亂了”,這可能和它能影響大腦里的“鎮靜信號”有關。
不止抗壓力,它的技能點還挺多?
翻了翻研究才發現,南非醉茄能忙活的地方真不少……
健身黨可能愛它
連續吃一段時間,肌肉力量會有提升,運動后恢復得也快些,體脂變化也比較明顯。
難怪舉鐵的人練完總想著它——畢竟運動后身體的“損傷信號”會輕一點。
失眠的人能試它
不少人吃了之后,入睡沒那么難了,夜里醒的次數也少了,早上起來腦子會清爽些。
它不是讓人“昏昏沉沉”,更像是幫著把睡眠質量提上去。
對神經也有好處
研究發現,南非醉茄的一些成分能穿過血腦屏障,可能幫著清理影響大腦健康的“壞蛋白”。
還能調節和神經功能相關的物質,算是從長遠角度給神經“加層保護”。
還有些隱藏作用
能幫著壓一壓身體里的“炎癥反應”,對一些和炎癥相關的問題可能有幫助。
對某些細菌有抑制作用,比如口腔里的細菌,還有些容易讓人發炎的病菌。
但這幾類人得注意
甲亢患者別碰,它可能會影響甲狀腺激素,讓身體更不舒服。
備孕或懷孕的人要避開,高劑量可能對子宮有影響。
正在吃安眠藥、降壓藥的人,得先問問醫生,免得和藥物產生“疊加作用”。
肝不太好的人要多留意,雖然報道出的負面案例少,但還是建議選正規的標準化提取物,控制量和時間。
最后,說句實在話。這東西味道不怎么討喜,有點像“曬干的草料味”(畢竟英文名Ashwagandha直譯就是“馬的氣味”),所以選膠囊款會方便些。
如果你總被壓力追著跑,睡不好,運動也沒狀態,或許可以試試;但別指望它能替你改熬夜、吃垃圾食品的習慣——它頂多是個“幫手”,不是“萬能藥”。
【參考文獻】
Mikulska P, Malinowska M, Ignacyk M, et al. Ashwagandha (Withania somnifera)—current research on the health-promoting activities: a narrative review[J]. Pharmaceutics, 2023, 15(4): 1057.
說明:文字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部分圖片由AI生成,侵刪。
作者:解陽楊
責編:郝學婧
審核:姜峰 李碩然 唐蔚
為促進科普創作的傳播與交流,我們組建了科普創作者交流群
由于申請人數較多,進群后請備注:醫院、單位 / 專業 / 姓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