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4日,開拓者隊記ReeseKunz撰文對比球隊和火箭重建的相似之處,認為開拓者在效仿火箭的重建藍圖,楊瀚森是其中關鍵的一環。Kunz還提出問題:楊瀚森能成為波特蘭的申京嗎?以下是Kunz的解析——
波特蘭開拓者隊與他們的西部對手休斯頓火箭隊,在重建策略上有諸多相似之處。
這對開拓者的前景而言是個好兆頭——火箭隊通過一筆精心策劃的交易引進了超級球星凱文-杜蘭特后,下賽季從競爭激烈的西部脫穎而出的賠率已躍升至第二。
開拓者效仿火箭藍圖 交易得到霍勒迪
開拓者近期完成了一筆令人意外的“即戰力”交易,用合同即將到期的安芬尼-西蒙斯換來了薪資過高且狀態下滑的朱-霍勒迪。
但曾幾何時,火箭隊在打出22勝60負的戰績后,做出了一系列非常規操作:以3年1.285億美元(含球員選項)簽下范弗利特,并用4年8000萬美元引進狄龍-布魯克斯。
次年,得益于外部引援和年輕核心的成長,火箭取得了顯著進步,以41勝41負的戰績結束賽季。
霍勒迪有望成為開拓者版的范弗利特,助力球隊在短期內重返季后賽。然而,決定他們上限的更大問題是:開拓者在選秀中得到楊瀚森,是否就此找到了屬于他們的申京?
楊瀚森能成為波特蘭的申京嗎?
楊瀚森已被拿來與“中國約基奇”、申京以及武切維奇作比較。目前來看,這些類比或許有些牽強,他成為同級別球員的可能性不大。但存在這種潛力是毋庸置疑的,否則開拓者也不會在這個選秀權上承擔這樣的風險。
即便開拓者只是讓楊瀚森復制申京的打法,也將為球隊進攻帶來巨大提升。波特蘭和休斯頓的三分球命中率均排在聯盟后十位,且都嚴重依賴防守、年輕活力和運動能力。
顯然,以二號種子身份晉級的火箭隊憑借這套模式取得了更多成功,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申京這一關鍵拼圖。開拓者上賽季的進攻時常陷入停滯,若能擁有一位組織型內線作為進攻樞紐,便能更好地發揮后衛們的運動天賦。
開拓者終于進入了重建的下一階段——從囤積資產和天賦轉向基于陣容適配性的操作。如果楊瀚森能打出來,他將是完美的適配者。
火箭隊的藍圖是:先引進老將輔佐年輕核心實現突破,隨后讓權給崛起的年輕陣容。截至目前,開拓者在效仿這一路徑上做得相當不錯。
希望霍勒迪的加盟以及隊內球員的持續成長,能讓他們在下賽季重返季后賽。屆時,開拓者便能翻開新的一頁,開始考慮引進像杜蘭特這樣的超級巨星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