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網
近日,由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簡稱中交四航局)負責實施的福建漳州核電排水隧洞項目3號隧洞突破1000環大關,標志著這條關鍵通洞的建設邁出了堅實一步。
漳州核電項目是中國核電在福建沿海的重要核電發展基地,中交四航局負責實施的3、4號機組排水隧洞工程承擔著核電機組冷卻水排放的功能,隧洞單洞長度超5200米,是中國核電領域最長的海底隧洞,建成后將護航兩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順利運行。中交四航局以此次項目建設為契機,全力攻克超長海底隧洞建設的系列技術難題,提升我國在核電配套工程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與核心競爭力,努力形成可供復制推廣的深海地下工程建造標準,為后續同類項目建設提供技術范本,助力強化國家能源安全戰略布局,在全球核電建設領域彰顯中國技術與中國方案的硬實力。
中交四航局福建漳州核電排水隧洞項目施工負責人邱燕華介紹,此次突破千環的3號隧洞地質環境復雜,盾構掘進面臨“上軟下硬”地質及軟土地層,常規刀具磨損嚴重,刀具更換頻繁。面對挑戰,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迎難而上,創新總結刀具管理辦法,成功驗證了鑲齒滾刀在此類復雜地層中的優異適應性,為高效、安全掘進提供了關鍵技術保障。針對穿越黏土地層時地層造漿能力強、泥漿處理制約進度的問題,通過不斷摸索和反復實踐,精準掌握了壓濾機上料時間及壓榨時間等關鍵參數,顯著提升了泥漿處理能力與效率,成功攻克了施工瓶頸。
面對高溫高濕的施工環境,中交四航局項目團隊因地制宜,迅速制定并落實一系列切實有效的措施。為應對高溫天氣,項目部為施工人員配備藿香正氣水、綠豆湯等防暑降溫物資,實行“抓兩頭、歇中間”的錯峰作業制度,避開11點至15點的高溫時段,同時在施工現場設置多處遮陽休息棚,在保障施工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順利實現千環突破,為后續工程推進筑牢堅實基礎。
項目建成后,核電機組的循環冷卻水將通過排水隧洞排放至深海區域,減少海水升溫對近海海域環境的影響,為兩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順利運行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推動我國核電事業發展和能源轉型。
邱燕華表示,項目部將繼續以敢打敢拼敢創新的精神,充分發揮自身在技術、管理和資源等方面的優勢,不斷突破奮進,嚴控質量安全紅線,全力以赴,力爭早日完成項目建設,為我國核電事業發展注入四航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