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清晨,鎮江市市級機關中心幼兒園的校園里總會準時響起歡快的腳步聲和稚嫩的問候聲。“崔茜婭早上好!”中二班的孩子們雀躍地圍住這位特別的“外教”,她是來自江蘇大學的尼日利亞籍留學生崔茜婭。
機關幼兒園里的“明星外教”,來自江蘇大學
“第一次走進幼兒園時,我就被這里的教育環境震撼了。”崔茜婭回憶道,園內綠樹成蔭的教學區、現代化的多功能活動室,以及處處體現環保理念的教具陳列,都讓她印象深刻。
在江蘇大學海外教育學院高舒婷老師的幫助下,這位19歲的留學生從今年開始在鎮江市市級機關中心幼兒園擔任義工,為孩子們上“國際文化課”。幼兒園的老師們認為,崔茜婭的到來為學校教育注入了新鮮活力,與我們的幼兒教育課程形成了有趣互補,真正實現了“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孩子們特別喜歡這位“非洲姐姐”。
特色課程里文化交融,讓孩子從小感受到文化多樣性
每周三的“國際文化課”已成為鎮江市市級機關幼兒園中二班的特色活動。崔茜婭為孩子們精心準備了豐富的課程:她會教孩子們基本的英文,例如簡單的生詞和對話,有趣的英文歌;她會帶領孩子們在戶外活動區跳非洲傳統舞蹈、玩非洲的兒童游戲;她會領著孩子們在植物區一起觀察各種花草,順便教孩子們用雙語介紹這些植物;她還會利用幼兒園先進的智能教學系統,潛移默化地分享一些跨文化交際的技巧,讓孩子們了解到如何跨文化交流。
中二班的孩子們用最質樸的語言表達了對崔茜婭的愛和肯定,楊篪睿說:“Tricia 姐姐的頭發是卷卷的,像我早上吃的方便面一樣。”汪瑾妍說:“Tricia 姐姐的皮膚黑黑的,笑起來牙齒白得像天上的星星!”梅雅婷說:“每個星期三都盼望崔茜婭來,我最喜歡她教我英語了!”張卓爾說:“玩丟手絹時,Tricia總把手絹丟給我,是不是想跟我當好朋友呀?”
從小就做義工,稱“這是人生的必修課”
崔茜婭從小就熱愛做義工,作為家中長女,她習慣幫助父母照顧弟弟妹妹。因為學有余力,她在尼日利亞阿布賈的社區也幫助其他孩子學習,年長一些后,她就開始堅持利用課余時間照顧社區的孩子,為他們輔導功課,帶他們玩游戲,成了阿布賈社區小有名氣的義工。
這些善舉讓崔茜婭變得更加大方、自信、獨立和堅強,她16歲就完成了高中學業,開始申請大學,由于年紀小,她被美國的幾所大學婉拒,卻意外地收到了江蘇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尚未成年的她只身一人來到中國,開啟了自己的留學之路。“來中國的第一天,我依靠翻譯器跟別人溝通。”崔茜婭回憶起這段經歷,不禁哈哈大笑,“中國的老師和同學非常友好,高舒婷老師和葛凌云老師在學習、生活和人生規劃方面無微不至地幫助我,徐丹老師非常嚴格地教我中文。”短短一年時間,崔茜婭就已經能夠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她獲得了2024年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一等獎、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全國二等獎,“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會全國一等獎、江蘇省第四屆多語種演講大賽二等獎。
走向更廣闊舞臺,希望將中國幼教理念帶回非洲
在鎮江市市級機關中心幼兒園的義工經歷,讓崔茜婭對中國學前教育有了深刻認識:“這里的老師不僅關注知識傳授,更重視培養孩子的品格。比如用餐時老師會教孩子們感恩,午休后鼓勵孩子自己整理床鋪。”“這里的每個角落都體現著‘以兒童為本’的理念。老師們對每個孩子的特點都很熟悉,他們很尊重孩子的個性。”“中國的家長真的非常重視教育。”崔茜婭想向更多的非洲同胞介紹中國的教育理念,計劃將自己的觀察整理成《中非學前教育比較研究》,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中國先進的幼教理念帶回非洲。
崔茜婭明年就要從江蘇大學本科畢業,她非常重視自己的學業,希望能繼續讀研究生,跨專業學習航空航天專業或者工程專業。崔茜婭說,“跨專業是未來趨勢,但公益永遠是我的底色。”她表示,無論身在何處,都會繼續做義工。
通訊員 胡夢蝶 湯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姜天圣
校對 盛媛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