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光年,萬物并秀,隨著6月旅游市場的全面升溫,春風紡織研學實踐教育基地憑借其深厚的工業文化底蘊和獨特的研學資源,成為眾多游客心中的熱門目的地。基地在6月接待了多批黨建教育、研學實踐及行業交流團隊,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參觀熱潮,展現了其作為工業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獨特魅力。
春風紡織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以“弘揚三線精神,傳承紡織文化”為核心,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參觀項目,將游客帶入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走進基地的“防空洞”,仿佛穿越了時空,歷史的場景在眼前重現。通過口述三線歷史的方式,游客們得以深入了解三線建設時期的艱辛與奮斗,感受到了那段歷史的厚重與溫度。在這里,每一個細節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崢嶸歲月的故事,讓人們在回顧歷史的同時,也激發了內心的情懷與信心。
自動化生產車間的參觀,則是基地另一大亮點。游客們在這里親眼見證了紡織工業的變遷與發展,從傳統的手工操作到現代化的自動生產,每一步都凝聚著紡織工人的智慧與汗水。現代化的設備、精細的工藝流程,無不讓人對紡織工業的未來充滿信心。這種直觀的感受,不僅讓游客們對紡織工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這一行業的熱愛與尊重。
除了工業文化的展示,基地內的農耕園同樣吸引了眾多游客的目光。瓜果飄香、蔬菜翠綠,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讓研學的同學們充滿了好奇與探索的欲望。在這里,他們不僅可以近距離觀察農作物的生長過程,還可以親手參與采摘活動,體驗農耕文化的魅力。農耕文化長廊則更是將科普教育與趣味體驗完美結合,讓游客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了豐富的農耕知識。
窯洞黨的光輝歷程展館,則是基地內又一處值得一游的景點。通過還原會議場景、展示歷史文物等方式,展館帶游客們“重走”長征路,追憶黨的光輝歷史。在這里,每一個展品都仿佛在訴說著黨的奮斗歷程,讓游客們在回顧歷史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黨的偉大與光榮。
6月期間,基地共接待了17批次團隊游客,其中包括多個黨建教育團隊。在黨的104歲生日之際,市麥積區園林處、市交通運輸大隊秦州分隊、麥積區人保財險、甘肅五建、市長控技術中心、市工信局等單位的黨員們紛紛來到基地參觀學習。他們通過參觀老廠房、老設備,深刻感悟到了先輩們的艱苦奮斗、努力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核。這種精神,不僅是對歷史的緬懷,更是對未來的激勵。
研學實踐方面,基地同樣精彩紛呈。紡織研學館與農耕文化研學實踐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青睞。天水嶺南職業高級中學的孩子們在這里走進了車間,了解了紡織工藝,親手體驗了手工編織的樂趣。在生態大棚里,他們參與了采摘活動,感受了大自然的饋贈。農耕文化長廊則讓他們探尋了文明的起源,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值得一提的是,基地還接待了“甘肅臨夏東鄉縣婦聯巾幗行動”百人研學行。此次活動以紡織研學為切入點,深度體驗了景區的特色文化。東鄉縣婦聯的代表們通過參觀學習,不僅領略到了紡織工業文化的獨特魅力,還為兩地文化交流與旅游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動結束后,圍繞“文旅資源整合”、“特色文化推廣”等議題,代表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共同探討如何將民族特色文化與工業文旅相結合,促進旅游產業創新發展。
此外,基地還積極承接行業交流活動。6月下旬接待的“螢火蟲信息服務工會”交流活動,更是讓基地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網絡達人們紛紛打卡基地內的特色主題,通過面對面建群的方式建立了更深的聯系。基地還向代表們發放了電子調查問卷,為基地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展望未來,春風紡織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將繼續深化“黨建+研學+交流”模式,探索更多元的文旅融合路徑。隨著基地綜合服務中心項目、三線精神紀念館項目的相繼落成,基地將持續優化接待服務、深挖文化資源、推出更多定制化活動方案。結合季節特色策劃主題研學營、黨建主題月等活動,為游客帶來更豐富的體驗。基地將成為傳統工業企業轉型的示范樣板,助力企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傳統工業遺產活化利用的“樣板課堂”。
春風紡織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成功轉型與發展,不僅為游客們提供了一個感受紡織文化、體驗生活的平臺。在未來的日子里,這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基地將繼續書寫著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
來源:春風紡織集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