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銀發經濟已然成為推動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近日,一則關注廣東對標上海經驗、加快銀發經濟布局引發了廣泛關注。雖然廣東老齡化程度相較上海略低,但面對龐大的銀發群體和不斷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廣東正積極探索如何借梯登高、實現跨越式發展。作為行業核心環節之一,養老服務師這一新職業的出現,無疑為廣東以及全國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全新動力。
廣東正積極學習上海銀發經濟發展經驗
上海在銀發經濟領域率先突圍,尤其是在銀發旅游和養老科技產業方面表現突出。例如,上海通過“樂齡·樂游”模式,定制化地滿足老年人多元化旅游需求,為銀發群體提供了更高品質、更貼心的服務體驗。與此同時,上海養老科技產業園的開園,匯聚了40余家創新企業,推動了助浴、助行等智能養老產品的研發落地。這些舉措不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為整個產業鏈帶來了升級與創新的機會。
廣東作為經濟大省,正面臨著銀發群體基數快速擴大的現實挑戰。數據顯示,全國銀發旅游人數已占全國旅游總人數的20%以上,而上海在“五一”長線出境游中,60歲及以上群體占比近五成。廣東雖然老年人口占比略低,但龐大的經濟體量和獨特的大灣區優勢,為其深度挖掘銀發經濟潛力提供了堅實基礎。新聞還特別強調,廣東養老服務企業數量與老年人口規模之間存在明顯不匹配,結構性矛盾亟待破解。實現“需求側大數據畫像-供給側精準匹配”的數字化閉環,成為廣東亟需補齊的短板。
養老服務師:銀發經濟離不開高質量專業服務
從上海的發展案例可以看出,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三大要素:政策牽引、市場驅動和科技賦能。然而,這一切的核心都離不開“人”——也就是既懂專業、又能創新服務理念的新型養老人才。無論是定制化的樂齡旅游、智慧養老產品推廣還是產業生態建設,都需要大量高素質、復合型的專業人才作為支撐。
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基數龐大,截至2024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已經達到3.1億,占全國總人口的22%。預計2035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將突破3億,2050年更將攀升至4億。這種規模級別的人口老齡化,對社會的養老服務能力提出了極高要求。如何從“數量型”養老轉向“質量型”養老,成為各地政府和行業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養老服務師應運而生,成為支撐現代養老服務體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興職業。
行業現狀:專業、高端養老服務人才短缺制約產業升級
盡管近年來我國養老行業不斷擴容,但專業、高端服務人才卻長期處于緊缺狀態。多數從業者仍以單一技能為主,缺乏系統的醫養結合知識和智慧養老管理能力。尤其是在居家、社區和機構三位一體的多元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對具備綜合評估、方案制定、技術指導和質量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需求尤為迫切。
一方面,高校養老人才培養體系滯后,相關專業課程覆蓋率低于20%,智慧養老、適老化設計等新興領域課程更是稀缺。另一方面,目前在崗從業人員年齡結構偏大、學歷層次有限,青年專業人才流入不足,這直接制約了行業連鎖化擴張、醫養結合模式落地以及智能化升級步伐。
在此背景下,養老服務師作為復合型、專業型的新職業被寄予厚望。他們不僅要懂得醫療護理、心理康復等基礎知識,還需掌握機構運營管理、智慧養老系統應用、風險控制等多方面技能,從而滿足新時代老年人多元化、高品質的服務需求。
什么是養老服務師?新職業開啟行業升級新篇章
養老服務師(Senior Care Service Officer, 簡稱SCO)是專門面向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服務領域,集需求評估、方案制定、照護技術指導、質量管理和服務咨詢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他們既能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生活需求進行全面評估,又能根據不同個體制定個性化的照護方案,并指導一線護理團隊提升服務質量。
與傳統養老護理員相比,養老服務師的工作范疇更加寬廣。例如,他們不僅負責照護方案設計,還會參與到智慧養老設備選型與培訓、適老化改造建議、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等環節。這樣一來,既能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安全,也有助于推動機構和社區整體運營水平提升。
隨著社會對高品質養老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養老服務師職業前景廣闊。他們不僅活躍在各類專業養老機構,還將深度參與到社區居家養老、康養旅游、智慧健康管理等新興領域,是鏈接政策、科技與市場的重要紐帶。對于希望進入銀發經濟賽道的年輕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條極具成長性和成就感的職業道路。
與傳統崗位對比:養老護理員與養老服務師差異明顯
傳統意義上的養老護理員主要負責老年人生活照料和基礎護理,如飲食起居、安全陪護、健康監測以及情感支持等。他們更側重于執行層面的操作與陪伴,對專業技能要求相對集中在照護本身。而養老服務師則是從全流程出發,不僅涉及到前端需求評估,還要統籌各類資源,實現個性化定制和全方位管理。
舉個例子,如果說護理員像是細心照顧每一位老人的“貼心人”,那么養老服務師則更像是幕后“策劃師”和“總管家”。他們需要整合醫療、康復、心理、營養、環境改造等多元知識,通過科學評估和流程優化,為每一位老人打造最合適的生活方案。同時,他們還要關注團隊培訓和服務標準化,不斷推動整個行業向高質量、高效率轉型。
也正因為如此,在當前政策導向和市場升級需求下,養老服務師不僅是行業緊缺人才,更是未來機構創新發展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就業前景:銀發經濟驅動下的“黃金職業”
回到數據中,全國銀發旅游人數已占旅游總人數20%以上,大城市銀發群體消費意愿持續上升。與此同時,全國老年人口基數不斷擴大,對各類高端定制化服務需求愈發旺盛。這為包括廣東在內的沿海經濟大省提供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和產業紅利。
對于有志于投身銀發經濟的人才來說,無論是在大型連鎖養老機構、高端康養社區還是社區居家服務平臺,具備系統知識和管理能力的養老服務師都將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隨著產業鏈不斷完善,從事智慧健康管理、適老化產品研發到康養旅游策劃等多元崗位,都急需具備跨界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政策推動下,越來越多地方政府出臺人才激勵措施,為從事養老服務的新生力量提供更多發展空間。而廣東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在跨境金融、中醫康養標準互認以及智慧養老產品國際認證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為本地青年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廣闊舞臺。
養老服務師考試報名即將啟動,為行業人才培養打開新通道
為進一步規范行業標準、提升從業者專業素養,全國范圍內即將啟動養老服務師考試認證工作。目前考試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5個城市設立考點,涵蓋高級、中級和初級三個等級。考試教材將在完成報名繳費后免費郵寄給考生,這為想要入行或提升自我的人員提供了便利條件。
目前考試相關安排尚未公布,但官方信息顯示將在近期正式發布。廣大有志于加入銀發經濟賽道的人才,可以密切關注最新動態,把握住這一歷史機遇。通過系統學習和考核認證,不僅能夠獲得權威能力認證,更為自己打開了一扇通向高端崗位的大門。
縱觀全球經驗,高素質人才始終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動力。對于中國這樣人口基數龐大且老齡化進程加快的大國來說,僅靠傳統照護模式遠遠無法滿足日益多元化、高品質的銀發群體需求。從行業整體角度來看,大規模培養養老服務師,不僅有助于填補現有的人才缺口,更能引領整個產業鏈實現標準化、職業化和規模化發展。
從社會層面而言,專業養老服務師隊伍的壯大,有助于緩解家庭負擔,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和獲得感,也能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如智慧醫療、健康管理、適老化改造等協同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與創新機會。同時,通過系統培訓和規范考核,也能有效提升從業人員整體素質,實現行業自我凈化與良性循環。
放眼未來,無論是廣東還是全國各地,只要持續加大對專業人才培養的投入,加快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評價與激勵機制,就一定能夠讓銀發經濟這臺“發動機”釋放出更加強勁、更持久的發展動能。而作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興職業之一,養老服務師無疑將在這個進程中扮演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