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來,隨著“銀發經濟”被中央和地方多次提及并上升為國家戰略,我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相關產業創新發展的步伐顯著加快。湖南省作為銀發經濟發展的排頭兵,不僅擁有豐富的康養資源和優越的政策環境,更在全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壯大新型消費、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當前,全省老年人數量已達1460.4萬人,占總人口22.23%,銀發經濟總體規模達到4000億元,占GDP約8%。可以說,養老相關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窗口,也讓養老服務領域的專業人才需求急劇擴張。養老服務師,這個嶄新的高端職業群體,正成為破解行業難題、引領行業升級的關鍵力量。
湖南打造銀發經濟新高地,養老服務需求爆發
在湖南,銀發經濟不僅是民生工程,更是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全省森林覆蓋率近60%,生態康養勝地眾多,張家界、南岳衡山等地旅居康養產業發展迅猛,形成了高端民宿、專業康養基地等多元業態。社區養老設施建設、閑置資源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機構提升、適老化改造等一系列政策工程全面推進。同時,財政資金投入不斷加碼,如今年啟動的“煥新惠老”計劃,為老年人家庭提供最高1.2萬元的適老化改造補貼,助力銀發族安心樂享晚年生活。
隨著老年人消費觀念轉變,對高品質、多樣化、體驗型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醫療、康養、文旅、教育等領域需求激增。長沙、株洲、湘潭等地形成了生物醫藥與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加速了銀發產品和服務的研發迭代。張家界等地的康養旅游產業更是將健康、療養與休閑娛樂深度融合。全國首個以“氧”為核心的身心避暑目的地在郴州桂東亮相,帶動“醫養康護游”生態加速成型。可以預見,到2035年湖南60歲以上人口將突破1750萬人,銀發經濟規模有望達到1.3萬億元,占GDP比重提升至14.47%。
行業短板倒逼人才升級,養老服務師應運而生
雖然湖南在銀發經濟發展上底氣十足,但行業也面臨一些亟需破解的難題。比如政策整合與資源協調不足,跨部門協作還需加強,標準體系相對滯后;適老商品和服務種類單一,重功能輕體驗;護理員缺口大,從業者年齡偏大且專業培訓率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高端養老服務滲透難。這些問題背后,一個核心因素就是高素質專業人才的短缺。
目前湖南省養老相關企業已超過1萬家,覆蓋醫療器械、智慧養老、文旅康養、社區服務等多個業態。然而,在這些企業中,高級人才尤其是能夠跨界融合醫療、護理、康復、心理、管理等多方面能力的綜合型人才極為稀缺。大量從業人員以單一技能為主,既懂醫養管又能進行需求評估、服務設計與質量管理的人才鳳毛麟角。以養老護理員為例,他們主要承擔日常生活照料和基礎健康看護工作,而面對老年人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新需求,僅靠傳統護理已遠遠不夠。正因如此,能夠統籌評估需求、制定照護方案、開展專業培訓、進行質量管理乃至創新服務模式的“養老服務師”,順勢成為行業新寵。
什么是養老服務師?高端復合型人才的新標簽
養老服務師(Senior Care Service Officer,簡稱SCO),是近年來在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升級背景下新興的職業。他們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護理員或社工,而是集多學科知識與實踐能力于一身的綜合性人才。養老服務師要具備居家、社區和機構養老服務綜合需求評估能力,能夠為老年人量身定制照護方案并推動實施,還要掌握先進的照護技術,并能對其他從業者進行培訓和指導。同時,他們還需要負責質量評價管理、服務咨詢轉介以及實務應用研究等任務。
在實際工作中,養老服務師既要懂得醫療護理和心理疏導,還要了解康復技術和適老化改造,對機構運營管理和智慧養老系統也要有一定把控。他們能根據不同老人的身體狀況、心理狀態和生活習慣,制定科學合理的照護方案,并實時優化調整。他們還是機構質量提升和風險管控的重要推手,是推動智慧養老、醫養結合等新模式落地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撐。隨著行業智能化升級與連鎖化擴張步伐加快,專業養老服務師的缺口愈發突出。
與傳統養老護理員相比,養老服務師有何不同?
談到養老領域人才,就不得不提養老護理員這個大家最熟悉的角色。養老護理員主要負責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照料、健康監測、安全陪護、情感關懷以及社交活動組織等日常生活層面的服務。他們在老年人生活幸福感提升中起到基礎性作用,需要掌握包括職業禮儀、安全防護、人際溝通、康復理念等在內的一系列知識技能。不過,大部分護理員以經驗傳承為主,整體學歷偏低,專業能力提升空間有限。
而養老服務師則屬于更高層級的復合型專家。他們不僅要具備護理員的基礎技能,更要勝任全流程綜合管理——從需求調研評估,到方案設計實施,再到團隊培訓指導,以及對機構或社區整體服務質量進行把控。比如說,一位老人出現認知障礙并伴有慢性疾病,需要的不僅僅是生活照料,更需要專業的綜合評估后制定個性化干預計劃,并動態跟蹤效果,這正是養老服務師大顯身手的舞臺。可以說,護理員注重“做事”,而養老服務師更強調“謀事”,他們是把握全局與創新突破的中堅力量。
就業前景廣闊,“含金量”水漲船高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我國對高端養老人才的需求正在呈指數級增長。據湖南省數據,目前全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超1460萬人,而到2035年將增至1750萬人以上。在這一趨勢下,各類養老企業、高端機構、社區平臺乃至家庭都急需專業化、系統化的養老服務師參與到養老服務全鏈條當中。不僅如此,大健康產業升級、“醫養康護游”等新業態涌現,對具備跨界能力的人才需求也持續走高。
目前,從事養老服務師這一職業,不僅可以進入各類公立和民營機構,還能在社區居家、旅居康養、智慧平臺等多樣化場景中施展才華。一些有志青年和相關專業畢業生,也把養老服務師作為職業發展新賽道。由于其高門檻、高成長、高回報的特性,不少企業甚至愿意為優秀人才提供更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以及廣闊晉升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全國性的養老服務師考試即將啟動,并將在長沙等35個城市設立考點,覆蓋高級、中級和初級三個等級。考試內容緊密圍繞綜合評估、方案設計與實施、照護技術培訓及質量管理等實操能力展開。考生報名渠道唯一,通過官方平臺報名后還可免費獲得配套教材。這一舉措將進一步規范人才選拔標準,加快構建行業認可度高、公信力強的人才培養體系,讓更多優秀人才有機會躋身這一新興職業行列。
銀發經濟浪潮下,養老服務師培養意義重大
湖南打造“銀發經濟”高地不僅需要產業創新,更需要一大批既懂專業又善管理、更具創新精神的高端人才支撐。養老服務師作為貫穿評估—方案—實施—管理—創新全鏈條的關鍵崗位,將有效解決目前行業存在的人才斷檔問題。一方面,他們能推動傳統護理工作向標準化、科學化和個性化升級,提高整個行業的服務品質和用戶滿意度;另一方面,他們還是推動智慧養老、醫養結合以及“康護游”等新模式落地生根的重要橋梁。
培養更多優秀的養老服務師,不僅能為老人帶來更貼心、更專業、更有溫度的晚年生活體驗,還能帶動相關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從醫療護理到健康管理,從適老產品研發到智能系統運維,從旅居康養到社區營造,都離不開這批復合型人才的深度參與。更重要的是,通過完善培訓認證體系,讓更多年輕人看到這一行業的發展空間,有動力、有信心投身其中,將為社會整體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實現人口老齡化壓力下的新型就業結構調整與社會進步。
展望未來,在政策持續加碼、市場潛力巨大以及行業規范提升三重驅動下,湖南乃至全國范圍內對于高素質、高層次、高技能養老服務師的人才需求只會越來越旺盛。而即將到來的全國統一考試,無疑會成為更多有志之士進入這一藍海賽道的重要“入場券”。相信通過系統培養與嚴格選拔,一大批既懂管理又懂照護、既能創新又能落地的新時代養老服務師,將成為中國“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為億萬老年人托起幸福晚年,也為社會帶來新的活力與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